本篇文章1871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和其他行业正在引领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在电子显微镜等领域)。)。日立高科技公司中国业务集团总经理三山青日前在日立高科技园区上海应用实验室启动仪式上表示。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和市场,并且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接近80万辆,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在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是汽车的心脏和主要成本,但其安全性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问题,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日本企业的优势:尖端电子显微镜
当采访日本公司时,记者们经常会觉得难以置信,他们能生产出非常高质量的产品。仔细一问,原来在许多高科技制造业中,电子显微镜发挥了复杂的作用。日立高科技(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前端分析设备部负责人郑奕华向记者解释说,如果电池中混入微米级的金属杂质,可能会造成短路,导致电池爆炸。
日立ea8000电子显微镜在日立高科技园区上海应用实验室展出,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中技术最先进的新产品。通过x光透视和x光荧光分析,在不切割电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表面发现和判断电池中是否有危险因素,或者分析故障原因。这种设备无疑将在中国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事实上,为了满足中国新能源(600617,诊断股)汽车动力电池的测试需求,不仅日立高科技公司,而且全球电子显微镜行业巨头如日本电子有限公司、美国飞公司、德国蔡司公司都在中国大力引进和应用他们的最新产品和技术,呈现出一种群起而攻之的趋势。
同样的故事也出现在半导体行业。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工业中心从美国转移到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韩国和台湾成为主要力量。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型半导体公司都在中国有布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自然,这导致了全球电子显微镜制造商在中国的激烈竞争。
日立高科技公司的常务董事高木?傅介绍说,在日益复杂的半导体工业中,生产过程中的微小疏漏可能会带来数十亿日元的损失,因此x光和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中国半导体工业的各个方面。
作为中国制造业2025年十大领域之一的航空空航天装备制造业,许多原材料都在纳米水平上进行测试,这不仅对电子显微镜的技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仪器的操作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这一领域广泛使用的球面像差电子显微镜,经常要求医生在使用前花三四个小时来校正仪器的状态,这直接促使跨国电子显微镜巨头在中国投资。日立高科技去年刚刚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应用了第一款机型,今年在中国进行了投资,并在中国获得了成熟的客户。
逆向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实力并不局限于他们最新产品的应用,而是新的趋势是研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尤其是财富500强企业,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R&D中心。
通用电气(ge)中国中心总裁陈曾经向媒体介绍过ge在中国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和本土化,第二阶段是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现在已经进入了以中国为基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第三阶段。通用电气的第三阶段模式通常被称为逆向创新。
逆向创新是指一种与传统的全球本土化相反的商业和创新模式。在全球本土化模式下,跨国企业专注于在发达国家的创新,将R&D的成果和产品推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根据当地情况对技术和产品进行微调。逆向创新模式是这一过程的逆过程。企业专注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相关技术和产品成熟并在当地市场取得成功后,将反向延伸至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
建在上海张江的日立高科技园区上海应用实验室,是继日本、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全球应用中心之后,日立的第九个应用实验室,也是中国第一个科学仪器综合应用实验室。由日立高科技公司全球应用服务中心管理,配备日立电子显微镜、分析仪器和预处理设备。在记者看来,这个实验室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逆向创新的体现。在他的介绍中,其背后的R&D体系被称为(与中国共同发展)。
例如,中国用户逐渐出现了对电子显微镜突破性技术的需求,这与日立高科技公司的联合开发系统完全一致。Xi交通大学材料科学学院的单志伟教授曾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将这一系统纳入其背后的研究过程。通过与山教授的联合开发,日立高科技改变了以往电子显微镜中引入气体的真实空环境,最终实现了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样品的反应过程。这种合作一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发布,另一方面有利于技术突破的实现,可以应用到日立未来的高科技产品迭代中。
在分析仪器领域有足够多的类似案例。在官方网站的相关介绍页面上,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主任林锦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拥有21种主要仪器设备,其中19种来自主要的跨国分析仪器公司,包括美国的安捷伦、布鲁克和贝克曼、德国的徕卡、日本的岛津、堀内、滨松和日立。日立是提供最多仪器的公司之一。
逆向创新为中国测试设备技术升级提供了绝佳机会。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机会,中国企业才能逐一降低技术瓶颈,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标题:反向创新为检测技术提供新的机会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