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9字,读完约4分钟
绿荫遮蔽的中梁村。
“进出村子只有一条狭窄的路。大车无法到达村庄,农产品也无法运输。”5月19日,隆德县官庄乡中梁村至红宝村混凝土硬化道路施工全面展开,中梁村主任杨志龙照常来到施工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七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中梁村的道路越来越平坦,从土路到硬化路,从窄路到宽路。
距离隆德县30公里的中梁村是隆德最偏远的村庄之一。它被群山环绕,村民只能沿着山脉进出村庄。这个村庄有4400多亩耕地,其中四分之三是山区。
"春天很难买到化肥和种子,秋天很难销售农产品."杨志龙说,早期进出村庄是一条土路,这是晴天被泥土覆盖,雨天被泥土覆盖的真实写照。旅行很困难,这限制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中梁村有350户930人,165户650人。2014年,该村94户377人被认定为贫困家庭,贫困发生率为20.7%。
如果你想致富,先修路。2014年,实施了精确的扶贫政策,促进了中梁村全村的发展。一条3米宽的混凝土路从官庄乡通到中梁村。
“村民们已经踏上了他们梦想的硬化道路。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农用车辆都可以轻松进出村庄。村民们告别了充满泥泞的漫长道路的历史。”杨志龙说。
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村民杨霞福和她的丈夫霍亮抓住这个机会,从银行借了10万元,用来买牛和发展养殖业。当这个行业走上正轨后,来自其他地方的优质饲料就源源不断地被运到了这个村子。小牛长大后,牛贩子开车去买,平坦的道路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购买、饲养和销售形成了产业链,养牛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杨灿很容易一个人喂10头牛。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杨分散养牛,同时,他还去村里的老人食堂打工兼职,和夫妻俩手拉着手出去打工,日子越来越红火。
如今,中梁村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英镑的家庭比比皆是。
其中,已脱贫立卡的贫困家庭郭有三个孩子,他们曾经上过学变穷。2014年,在通过金融扶贫贷款养牛的同时,他在所有承包土地上种植青贮玉米。两年后,牛圈里的牛从三头增加到六头,一次屠宰两只,收入超过3万元。
"生活负担已经减轻,每年都有账目."现在郭的孩子都长大了,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这对夫妇养了几头牛,一年产两头小牛,轻松赚了2万多元。
中梁村的村民尝到了发展工业的甜头。通过行业反馈,2016年中粮村成功脱贫脱帽,贫困发生率为零。
近年来,在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支持下,中梁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高质量的商业肉牛养殖在该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家庭农场、养殖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在各地蓬勃发展。
朱金凤,致富的领袖,曾经是一名劳工经纪人。因为他对种植业持乐观态度,他回家建立了一个种植合作社,转让了400英亩的废弃土地,并集中精力种植土豆。他全年雇佣40多人,带动20多个家庭增加收入。
57岁的马刚是忠良村最早从事牛羊销售的人之一。30多年来,他一直培养一双“批判的眼睛”,一眼就能判断出牛的体重和年龄。
2015年,马钢着眼于发展农村养殖业的商机,用全部积蓄成立了一个农业合作社,饲养了30多头肉牛,年收入超过15万元。他还充分发挥了“认牛、辨牛”的能力,帮助村民买卖牛,帮助村民赊养牛。
“在财政扶贫政策实施之前,马钢从其他地方购买了优质的基础牛,并将其交给村民进行信用养殖。村民们把他们养了两年,然后还了本金。就这样,马刚驱赶村民去养牛。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缓解了村民养牛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中梁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杨志龙说。
" 2015年,忠良村有100多头牛,都是牛."杨志龙说,在早期,村民依靠畜力耕种土地,但现在村民养牛致富。
到目前为止,中梁村有优质肉牛1000头,金融扶贫贷款700多万元,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200亩。经济收入由工作转为种植和养殖,被隆德县评为养牛示范村。
随着工业的发展,进出村庄的大型车辆和农业机械数量增加,原有3米宽的硬化道路已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今年,隆德县对村道进行了扩建和升级,中梁村的道路改造列入了建设规划。
新建的村庄长6.8公里,宽5米,由单行道升级为双车道,使村民出行更便捷,“富民路”越来越宽。(记者严文新/图)
标题:忠良村:“富民路”通向门口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