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70字,读完约9分钟
【摘要】华夏幸福(600340)是当之无愧的民营企业ppp领军企业,并赢得了最大的投标。武汉江夏区正电工业新城,项目金额324.83亿元。
自去年11月以来,中央企业在ppp领域经历了许多变化。
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92号文件”),直接打击了一些杠杆率过高、没有进行财务整合的中央企业。表引起的债务隐形风险;11月26日,国资委(SASAC)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以下简称“192号文件”),提出对中央企业ppp业务规模实行总量管控:对于纳入中央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范围的企业集团,ppp项目累计净投资原则上不超过集团上一年度合并净资产的50%,资产负债率不得被ppp业务推高。
今年以来,公私合作项目中涉及中央企业的交易数量大幅下降。据ppp数据服务平台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参与ppp项目的中央企业交易量为417笔,同比下降17%,其中7月份ppp项目交易量为44笔,同比下降49%。
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在公私伙伴关系中的地位稳步上升。
截至2018年10月5日,中国ppp项目累计完成营业额11.9万亿元,前15家企业中标金额5.4万亿元,占比46%。其中,华夏幸福、东方花园(002310)和碧水园(300070)位列民营企业前15名。
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绶青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指出,财政部92号文件的出台是“为了规范ppp”,国资委192号文件的出台是“出于对中央企业去杠杆化和风险控制的考虑”,但他也强调,“在当前的ppp领域,中央企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
中央企业的主导模式保持不变
中央企业一直是国内ppp的绝对主力军。
根据ppp大数据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ppp发展年报》,2017年中国ppp项目数量为3269个,总投资规模达到4.7万亿元。其中,与2016年相比,地方国有企业交易规模总计15116亿元。增加了2.23倍;中央企业子公司的经营规模为16161亿元,比2016年增长1.65倍。与2016年相比,虽然民营企业销售的项目规模增长了1.31倍,但总额仅为10706亿元。
2017年,中央企业参与ppp项目达到历史高峰。
根据基础设施互联(包括子公司)的数据,在2017年中标的ppp项目中,公路ppp项目占了52%的市场份额,而排名前五的中央企业共中标2.5万亿元。中标总额最大的中央企业是中国建设(601668,诊断股),中标总额约为9944亿元,较2016年的3555亿元增长了一倍以上;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交通建设(601,800)和中国铁路建设(601,186),2017年ppp项目的累计投标金额几乎相等,均约为5200亿元。2016年,这两家公司的ppp项目投标总额分别为1555亿元和1500亿元,一年后翻了两番。
过度发展的公私合作项目增加了中央企业的潜在财务风险。
“限制中央企业参与太多超出自身能力的公私伙伴关系项目,需要考虑去杠杆化和风险控制。涉及中央企业的ppp项目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根据国家规定,每个项目、中央企业和其他股东必须支付20%-25%的项目资金,导致中央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而主导ppp的中央企业大多是高负债率的工程公司,再加上ppp项目的回收期长,将进一步增加未来的不确定性。”王绶青向《时代周刊》记者解释道。
据财政部数据,《泰晤士报》记者报道,92号和192号文件公布后,经过4个多月的清理整顿,截至4月23日,各地共清理出1695个ppp退出项目,涉及投资近2万亿元。;报告了2005年的整改项目,涉及投资3.1万亿元。
今年4月28日,财政部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规范化管理的通知》,要求对此前已核实的问题项目进行整改。
根据ppp大数据公司舒鸣的数据,从今年1月到9月,ppp交易总量为1846笔,总竞价金额为2.72万亿元。去年同期,交易量为2113笔,总竞价金额为3.17万亿元。购买力平价的数量和投标总额都下降了。
曾经迅猛发展的Ppp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眠期。
民营企业欢迎新机遇?
“政府的总体思路还是希望鼓励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多做ppp,因为在国际ppp概念中,第二个P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它已经成为中国中央企业的主导。”王绶青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2017年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扩大了民间资本参与公私合作项目的开放度,直接降低了民营企业参与公私合作项目的门槛。
冷却中央企业的公私伙伴关系,为民营企业的公私伙伴关系开辟道路,已成为推进2018年公私伙伴关系项目的原则之一。
截至2018年10月5日,中国ppp项目累计完成营业额11.9万亿元,前15家企业中标金额5.4万亿元,占比46%。三家民营企业进入前15名:华夏幸福,2017年排名第六,以5310亿元的中标额升至第四名;东方花园在2017年以1412亿元的中标金额排名第12位;新推出的碧水园排名第15(中标756亿元)。其中,华夏幸福是当之无愧的民营企业ppp领跑者,中标金额最大的是武汉市江夏区正电工业新城,项目金额324.83亿元。
如果我们再看一个不包括中央企业子公司的舒鸣十大数据,华夏幸福将迫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获得第一名,东方花园排名第八。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0月22日,云南省累计完成ppp项目238个,总金额为6395.5亿元,略低于浙江省的684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受地方ppp项目规模的影响,云南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唯一上榜的地方国有企业。此外,其余7个席位仍由中央企业承包,排名前5位的中央企业是中国建设、中国交通建设、中国铁路建设和中国铁路集团(601390)。
这场公私伙伴关系整顿风暴会给私营企业的准入带来实质性变化吗?在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王绶青明确表示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首先,民营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问题;第二,中央企业在信贷和技术上有优势;第三,地方政府更愿意将项目交给中央企业进行合理考虑。”
一位国有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出于风险原因,银行肯定更愿意向中央企业或国有企业放贷。”对此,王绶青更直言不讳地表示,“国内银行过去是被垄断的。虽然有所改善,但金融体系远未成熟;国内银行约85%的利润来自利差,由于历史原因,人才构成和能力不足,难以判断ppp项目是否可行和融资,因此更倾向于依靠政府和中央企业的信贷进行贷款。
王绶青强调,只有金融投资者主导ppp项目,市场才能真正成熟。
仍然有缺点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日益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焦点,ppp模式已经成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方式之一。
9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有效投资”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司副司长马强提出,要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加大资金筹集力度,规范ppp运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铁路项目股份制和混业经营改革,推进债转股。
杭州至温州铁路(义乌至温州段)已成为中国第一个既有混合改革试点又有ppp示范项目的铁路项目方案。
《时代周刊》记者访问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的试点项目显示,杭温铁路项目资金约为98.06亿元,其中:民间社会资本方占51%的股份,通过招标确定;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占15%的股份,通过单一来源采购参与,与私人社会资本享有同等权利;省交通集团代表省政府出资,占13.6%的股份;温州市、金华市、台州市政府各委派一名出资代表,分别占股份的10.2%、8.58%和1.62%。
事实上,今年9月,中国第一条民营高速铁路杭邵铁路刚刚登陆,而杭温铁路义乌至温州段被业界视为扩大此类项目包围圈的一次尝试。目前,我国有三批国家级混合改革试点,其中第三批试点国有企业31家,第二批试点中央企业10家,第一批试点采用N+1:“N”为9家中央企业,“1”为浙江省。
国有企业改革专家、田强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朱博山向《时代周刊》指出,将ppp作为混合改革的突破口还存在一些困难。“自2014年以来,ppp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融资行为。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权责划分不够明确;另一方面,依托融资成本低的优势,中央企业的主导地位不会在短时间内动摇。
标题:重拳管控央企PPP成效初显 3家民企跻身15强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