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64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前三个字是关于仁,后三个字是关于和谐,和谐的前提是共生和共存。
首先,共生和共存是事物的本质。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人类和各种事物的存在有什么关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甚至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态度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共生共存的,所以它们是而且应该是和谐的。共生与共存是自然的事物,和谐与和谐是自然的事物。它应该强调它是,但它应该是。
共生共存的核心是“交融”。“共生”意味着多种因素共同产生了一种特定的事物,而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事物的纵向发展和事物自身的经验来看,事物的存在是“共生”的;从事物的横向关系来看,从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看,事物的存在是“共存”的。
“共生”强调事物的“自”。“两者”突出的是事物的历时性、连续性和连续性,是事物的生成、生长和发展。“共存”强调事物的“现实”。“现实”强调的是事物的存在、现实和关系,事物的现实状态以及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第二,共生与共存的基础是多元化与和谐。多样性与和谐是事物的基础,也是世界的基础。多样性与和谐是世界的大道。古代中国人一直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多元和谐的结果,构成世界事物的基本材料是五行。
“五行”概念最早是在《尚书·洪范》中提出的。五行是水、火、木、金和土。水是潮湿的,火是燃烧的,木头是直的,金子是皮革,土壤是肥沃的。湿润时咸,炎症时苦,弯曲时酸,皮革下苦,作物下甜。
五行不仅仅是事物的五种基本材料。在中国文化中,五行是一切的基础。五行之间的关系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和谐相处的关系,也叫天道。木头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材;木头赢了土壤,土壤赢了水,水赢了火,火赢了金子,金子赢了木头。战国中期,邹衍提出“五德始终”说,认为朝代更替可能遵循五德更替的规律。《鲁春秋应同章》对此有详细论述:“凡皇帝必亨通,天公见民。在黄帝时代,天空第一次看到大蟑螂,黄帝说:乡下人赢了。乡村赢了,所以它的颜色仍然是黄色,它的事务是朴实的。玉到了,天空看到秋天和冬天的植被不会被杀死,于是玉说:木头赢了。木头比空气好,所以它的颜色是尚青,而它的物质是木头。说到汤,上帝第一次看到金刃诞生在水中,汤说:金子赢了。金子赢了,所以它的颜色仍然是白色,它的东西是金子。王文时,《赤武丹》收于周社,说:“内热胜”。内热胜,所以它的颜色仍然是红色,但它的物质是火。那些代替火的人一定会水,天空会看到水和气体获胜,所以它的颜色仍然是黑色的,它的物质是水。”
“和谐”作为一个思想概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甲骨文和金文都有“和谐”这个词。到西周末年,王世博第一次将“和谐”与多元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和谐”提到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有人指出:“如果你和谐地生活,你就不会继续下去。.....因此,第一个国王使用土壤和金木混合水和火,与数百种东西。”儒家主张“和为贵”。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与强调社会和谐的儒家不同,道家强调事物本身的和谐。老子说:“万物都有阴,都有阳,都争先恐后地走向和平。”(《老子》第四十二章)万物是由阴阳和谐而成的,万物之根是和谐。因此,“知和为常,知和为明”(《老子》第三十三章)。和谐是事物的正常状态。理解和把握事物的这种正常状态是清晰和明智的。
“和谐”有多重含义,如和谐、和谐、和平、和平与和谐,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对“和谐”的追求和坚持是一贯的、持续的。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这些差异很难消除,甚至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消除。文化差异不能也不应该用优势和劣势来讨论。因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标准,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胡适说:“东方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知足,西方现代文明的最大特点是不满足。”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中西文化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文化强调对立、对抗、斗争和支配,而中国文化强调共生、共存、和谐与合作。在西方文化中,对立和对抗是事物的本质,斗争和力量是事物的本质;在中国文化中,共生共存是自然之物,和谐合作是自然之物。应该强调的是,它应该是,但它应该是。
在西方文化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对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政党与政党。因为它们是对立的,它们是对立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对抗,所以人们想征服和改造自然,所以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有对抗,阶级和政党之间有斗争。这是一种二元思维。对立的结果不是共存,而是冲突、斗争和生死。
在中国文化中,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由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组成的。如果西方的二元对立强调异同,那么中国的阴阳和谐强调兼容和包容。更重要的是,它被阴阳分成五行。五行最大的特点是多极、多维、多维、多维。世界由许多元素组成,而不是两个相反的因素。任何一种事物也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而不是两个相反的方面;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共存的,而不是对立的。这是中国文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理解和态度。
世界的本质是“和谐”,和谐,而不是对立;这是和平,不是对抗。人类的理想是和谐、和平、与他人和平共处,而不是战争、战胜他人和征服他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西文化的主要区别,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文化信仰和文化立场。多元共存,而不是一元独立和二元对立,是世界和事物的基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思想和观念。
我们追求的是“和谐”,这是基于“和谐”的,是通过“和谐”实现的,是基于和平与和谐的合作,是通过合作实现的和平与和谐。(边肖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罗安贤教授)
标题:[生态文明@湿地]多样性与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dl/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