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04字,读完约11分钟
一列绿色的皮火车缓缓地从昌平北站开出,在黑夜中渐渐地游进了连绵起伏的群山。经过一夜的辛苦工作,火车穿过了无数的隧道,绕过了数百座山峰,最后离开了北京北部的群山,停在了一片开阔的袁野上,那就是赤峰。
赤峰位于北京的东北部和内蒙古的东南部,不是一个纯粹的蒙古文化城市。它的多元文化形象也激起了我探索历史奥秘的兴趣。
赤峰连接史前文明和游牧文明
从赤峰火车站出来,我直接去了赤峰博物馆。作为一个地级市博物馆,它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装饰非常大气,不亚于一些省级博物馆。史前红山文化、秦汉青铜文化、契丹草原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是赤峰博物馆的三大元素,也是赤峰市最具特色的文化形象。
赤峰出土了著名的“玉猪龙”;史前文明最辉煌的篇章之一,红山文化,出现在这片沃土上。事实上,著名的红山文化只是史前文明的一小部分。赤峰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人类文明活动区还包括小河溪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夏家店文化等。大量出土文物也见证了几千年前中国祖先的真实生活状况,那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时期,也是一个愚昧与文明、黑暗与黎明并存的阶段。最具象征意义的当然是“玉猪龙”,它反复出现在各种历史书籍和录像中,几乎已经成为史前文明的典型象征。
我很幸运在赤峰博物馆看到了这只玉猪龙。虽然它是复制品,但它仍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它的外观具有当代极简主义的风格,简洁的C形勾勒出古代祖先的精湛工艺。据1984年第6期《文物》杂志的相关文章称:“这件文物于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村出土。它是深绿色的,高26厘米,完整无缺,卷曲着,鼻子向前延伸,微微向上弯曲,嘴巴紧闭,鼻子被截断,上端边缘有尖锐的脊线,端面近乎椭圆形,有对称的双圆孔,鼻孔和眼睛突出。
我看到的物品与研究资料中介绍的完全一样,但在博物馆昏暗灯光的反射下,它们呈现出更加神秘的光泽,似乎见证了几千年来黎明和黄昏的变化以及人生的变迁。博物馆的讲解员告诉我,“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的象征,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彝龙”。根据张丽萍的《赤峰史》:“如果这条玉龙的外缘由两组平行和垂直的直线连接起来,它就会形成一个正方形,而玉龙的头、颈和躯干的比例就符合现代美学中的黄金分割理论。”事实上,令人惊讶的是,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竟然可以制造出如此精美的物品。也许,这些中国祖先的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此外,“玉猪龙”的出现也意味着农业社会等级秩序的出现,把它当作一种礼器也不无道理。虽然红山文化后来在时间的尘埃中湮灭,但它的文明高峰时期足以让后代人钦佩和钦佩。
赤峰古代文明的另一个高峰出现在契丹时期。在此之前,赤峰是东胡、鲜卑等游牧民族的聚集地,但不是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中心。直到契丹崛起,这个地方再次成为历史的焦点。任何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契丹人起源于今天的赤峰市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的混乱局面,契丹政权的领土迅速扩张,使得北宋非常害怕契丹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南下。
此后,契丹人先后选择“契丹”和“辽国”作为自己的国号,拥有巨大的政治权力。最强大的领土位于西部的阿尔泰山和东部的库页岛。与北宋结盟后,辽宋之间出现了持久的和平。从1904年宋辽联盟到1120年宋金联盟,两国和睦相处了100多年,这是历史上非常罕见的稳定时期。由于与宋代的长期交往,廖在中后期也实现了深层次的本土化。然而,辽代人也保留了自己的契丹民族风俗,最具特色的是“四时制”,而辽代人的冬碗地——广平店,则位于今天赤峰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的交汇处。
简而言之,“四季”是游牧民族面对过于广阔的统治区域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过去,匈奴和鲜卑等游牧民族靠水和草为生,没有固定的统治住所。然而,随着游牧民族的地方化程度和治理能力的提高,他们建立了一套特殊的制度来实现对政权的有序管辖。契丹皇室不会住在一个地方,而是会随着季节四处游荡。赤峰靠近辽国的南端,气候比草原更温和,因此被定为冬瓜之乡。我在赤峰博物馆看到了一张完整的“施思·博纳”地图,上面布满了河流。可以想象,大约一千年前,这个地方是契丹皇室最喜欢居住和迁徙的地方。
历史上,女真取代了契丹的统治,但金朝的统治时间很短,蒙古人很快占领了这片土地。蒙元时期的赤峰也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因为它是蒙元时期红旗渠府的政治中心。红旗渠系与蒙元统治集团的“金氏家族”(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有着长期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资料,蒙元时期洪吉拉司共有21位皇后和19匹驸马,成为一个提供“帝王”的富矿。许多蒙古历史文献也提到红旗渠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美丽的女人。因此,蒙古各省的男人都以娶洪吉拉省的女人为荣。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来自洪吉拉省,诃额仑的美德仍然受到无数草原儿童的称赞。
然而,红旗渠系起源于呼伦贝尔,它与赤峰地区的联系起源于1214年成吉思汗对莫南地区的分封,史称“徐佳分封”。当时,王的关闭范围基本覆盖了今天的赤峰市,著名的“鲁望城”实际上是营城和全宁市关闭后建成的。它基本上是游牧文明的边缘地带,与南方的农耕文明接壤,所以它的地方化程度高于漠北的蒙古部落。赤峰博物馆展示了大量蒙元时期的文物,尤其是瓷器和马鞍,象征着这里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融和碰撞。
看到琳琅满目的文物后,我开始对赤峰及其周边地区的蒙古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奈曼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通辽市,但在历史上也与赤峰有关,是红山文化的一部分。至于它与蒙古文化的联系,值得更多的关注。
奈曼和奈曼在时间的密林中
我在赤峰火车站坐了一趟绿色的慢车,花了几个小时才到达奈曼。沿途的风景广阔而荒凉,层层水雾从窗户中渗出。走上奈曼旗的街道。虽然这个县的道路很宽,但行人不多,年轻人更少。我坐出租车去了奈曼宫,那是探索奈曼宫文化的关键站。
奈曼宫是该地区最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遗迹。这座宅邸位于奈曼旗的中心,一只雄壮的石狮坐在它的前面,这让我感觉就像在北京老街小巷的清宫前。从外面看,奈曼宫的建筑基本上是中国式的,建筑之间有红色和绿色的色调。走进庭院,古朴的风格扑面而来。其中,正殿、辅殿、家庙等建筑是王宓建筑群的主体。据说奈曼宫是内蒙古现存唯一的清代宫殿。这里曾是奈曼部首领扎萨克·多洛丹郡国王的住所。数百年来,这个国家的国王一直是当地的统治者和奈曼的统治者。
这段历史鲜为人知,几乎消失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据资料显示,扎萨克多洛丹郡的国王是一个称号,第一代扎萨克被命名为库丘克,他是成吉思汗的第20个孙子。他活跃在明末清初的历史剧变时期,面对摇摇欲坠的明朝、奄奄一息的蒙古和强大崛起的金朝的挤压。他最初隶属于利丹汗统治的蒙古部,但由于对利丹汗不满,他加入了后金政权的皇太极,然后加入女真对抗利丹汗。在那之后,历史为所有人所熟知。后金改称清朝,然后进入中原。齐楚克因其对新政权的功绩而获得了巨大的奖励。
因此,自清初起,奈曼旗就被纳入国家版图,并归库丘克及其后裔管辖。《清史稿》还简要介绍了奈曼旗的历史:“奈曼旗属奈曼旗管辖,扎萨克驻扎在西丰口东北700英里、首都西南1100英里的彰武台。古,鲜卑。隋,契丹人。唐属颍州都督府。廖、金属于府北部。明以卡尔卡为基础,与他自己的兄弟奈曼分裂从地理上看,奈曼族的行政所有制与赤峰相似,后世大多从鲜卑时期开始。然而,实际上奈曼的历史是相当复杂的,远非《清史稿》中所说的那样简单。
这将从“奈曼”这个名字开始。当蒙古帝国在13世纪崛起时,蒙古高原的西部有一个奈曼省。虽然后来它被并入大蒙古的领土,但在此之前,它的血统继承和文化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里的奈曼和奈曼,一个在蒙古高原的西部,另一个在蒙古高原的东部,相隔千里,时间上有数百年的错位。他们是一回事吗?
在我调查奈曼旗的历史和文化之前,我对这个问题非常好奇。在实地考察后,我觉得当地的历史遗迹中很少有蒙古帝国的成分,其中大部分是清代的蒙古文化,甚至在很多方面,都随着当地满族的本土化而本土化。但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奈曼应该以奈曼的名字命名,而且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蒙古各部的文化演变非常复杂,即使相隔只有几百年,许多真理也很难知道。至于乃蛮部的由来,《新元史》记载:“乃蛮部始于辽代,卢野之法太过石急,乃谓乃蛮惧吾子。在基地的开始,它住在钱毂河附近,然后变得更强,到达了乌龙的古河。奈曼把这个意思翻译为八,这是基于:艾山,喀喇和林山,艾微微山到塞拉斯,艾提斯湖,艾提斯河,艾提斯河和基利格里斯河之间的土地,Xi山二塔石一起,和古龙武河。因此,据说它的部门很漂亮。”到12世纪末,奈曼实际上是蒙古高原上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根据历史记载,“它的北边界是基利司,它的东是克里,它的南是维吾尔,它的西是李亢。”然而,不久之后,这些政权被成吉思汗相继瓦解,并入后来的大蒙古。
回顾成吉思汗西征前夕,当时位于蒙古高原西部的奈曼部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雏形,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游牧部落。奈曼汗国王当时是一个著名的孙汗,但他是一个懦夫,没有能力挑战铁木真(铁木真当时不叫成吉思汗)。胡娜崖之战后,孙可汗的士兵被击败而死,这是一个相当的征服。但奈曼的皇族血脉并未断绝,孙可汗之子曲楚吕逃往西辽,被西辽国君之女所吸引,被征为西辽徐。自那以后,曲楚吕的野心膨胀,他甚至发动了政变,夺取了卢野的皇位,自称为西辽之主。他的统治不受欢迎。后来,他在成吉思汗的西征中遭到攻击和破坏,西辽王朝也灭亡了。
然而,皇室是幸运的,屈楚吕的后代得到了蒙古可汗的优待。《元史》中记载的屈楚吕的几个后裔都能够终成眷属,甚至担任过地方军政要员。元朝建立后,一些残存的奈曼族部落迁移到全国各地,其中一个叫大禄奈曼族。从那以后,这个部落将夸尔和亚里士多德区分开来。元朝灭亡后,他们长期居住在赤峰和奈曼岛,这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奈曼岛”是一致的。
尽管这些历史背景极其复杂,但如果不理清思路,找出事实,就不可能理解奈曼重叠的文化痕迹。从赤峰到奈曼旗,这条路线上的各种文化元素承载着从东胡到鲜卑,从契丹到蒙古,再到满族的复杂历史演变。此外,它们还与古代中原的汉文化紧密融合,属于文化的叠加和融合地带。
然而,奈曼今天是一个安静的小镇。冬天走在街上,看着稀疏的行人,无数历史的刀剑在我的脑海中闪过,但它们不会突然出现在街上。现在的景象与中国任何一个普通的县没有太大的不同。每个人都在为未来更好的生活而忙碌。市中心的几个购物中心不断提升天际线的高度。许多商店的立体声音响里充斥着快乐的广告词。还有一群中学生挤在隔壁的小房间里,听课外辅导课...
这是一种真正的现代奈曼生活,独特而普通。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上,漂浮着多少历史的云彩?中国仍有许多像奈曼这样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小城镇,但它们的神秘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许,它们不仅应该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无限的距离”,而且亲自去参观总是有趣的。(黄希蒙)
标题:感受草原时代森林中中华文明的重叠与融合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dl/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