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2字,读完约5分钟
□蔡恩泽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求变,突破人工智能的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为智能人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推动大数据智能在教育、医疗、交通、旅游、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入发展各种便利服务,真正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人工智能正在中国迎来前所未有的工业机遇。
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于上月底在重庆闭幕,主题是“智能化:赋予经济权力,为生活增添色彩”。今年的智能博览会以“智能化:赋予经济权力,为生活增添色彩”为主题,聚焦大数据智能,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了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展示了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这是对国际智能产业的一次大回顾,也是对智能产业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种集体渴望。
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加快新旧发展动能的不断转换,创造新产业和新业态,是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加快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将在三年内实现人工智能整体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据悉,目前,中国已有2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规划,确定了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相关地方政策的出台加快了人工智能产业与房地产、汽车、医疗、物流和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的融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第41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7.72亿,普及率达55.8%,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1个百分点,比亚洲平均水平高出9.1个百分点。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占97.5%。据其他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近25%,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超过15,700件,居世界第二位,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智能机器人(300,024件)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整个智能产业链中的大量企业都到重庆落户。人脸识别、唇语识别等技术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所积累的海量数据,数据挖掘和利用技术的进步,以及数据、技术和政策效应的叠加,一批新的人工智能企业应运而生。如今,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和在线零售市场,并已连续六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国,人工智能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40%。作为新一轮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将进一步释放以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累的巨大能量,创造新的强大引擎,从宏观到微观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各领域新的智能需求催生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发了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从而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全面飞跃
今天的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可以尝试各种令人兴奋的人工智能应用。因此,人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消费行为。更有价值的是,我国不仅在数据量上超过了竞争对手,而且在数据质量上也超过了竞争对手。中国的互联网用户高度依赖智能手机。在街道、地铁、公共汽车甚至乡村道路上,随处可见手持手机的互联网用户,从而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用户数据。凭借海量数据(603138),中国企业在语音识别、语言翻译、精准推送广告、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的智能产业仍然存在不可低估的缺陷。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求变、适应变化,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伟大历史机遇,紧跟发展,判断大势,积极谋划和把握方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国家安全,全面实现国家竞争力的全面跨越和跨越式发展。因此,把握大数据智能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推动商业、政治和民用领域智能的全面拓展,加快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建设,培育和拓展新的动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动能,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具体而言,以智能引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加快实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人工智能基础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推进现代智能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推进智能制造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创新,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国智能制造”转型,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这就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应用,以新技术、新形式、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转变。以发展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和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基础雄厚、装备精良的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此外,我们将为智能人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推动大数据智能在教育、医疗、交通、旅游、家居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入发展各种便利服务,真正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特别是加强群体智能健康管理,力争在健康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穿戴式健康管理设备和家庭智能健康检测监控设备,推动健康管理从现场监控向持续监控、从短流程管理向长流程管理转变。
(作者是金融媒体专栏作家和苏静媒体首席分析师)
标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重大历史机遇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9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