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随着改革进程不断推进。今年以来,中国在金融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举措,这表明了中国在金融领域一贯的开放态度。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金融业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不断前进。特别是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得突破,新一轮开放开始并加快。
2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外国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增加了以下内容:外资法人银行的投资设立、参与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许可条件、取消多项业务审批、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4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出席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时,宣布了一系列将于2018年落地的金融业开放措施,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的境外持股比例上限将放宽至51%,3年后不设上限;合资证券公司的至少一个国内股东不再需要是证券公司。
同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扩大每日联网配额。自2018年5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股市每日联网额度扩大了4倍,沪港通和深交所每日联网额度分别调整为520亿元;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沪港通每日额度分别调整为420亿元。
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新规定,宣布新一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外汇管理改革。这项改革措施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取消qfii资金汇出20%的要求,qfii可以委托托管人办理相关资金的汇出;二是取消qfii和rqfii本金锁定期要求,qfii和rqfii可以根据投资情况汇出本金;第三,允许qfii和rqfii进行外汇对冲,以对冲国内投资的汇率风险。
下半年的开放措施值得期待
从博鳌亚洲金融论坛进一步开放信号的发布到一系列重大政策的持续落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
日前,侨水基金完成了在中国资产管理协会的注册,这使得这一轮外资机构在华投资热潮备受关注。分析师认为,今年新一轮金融业开放的时间表非常明确,开放力度和登陆时间都有望超出预期。
7月10日,《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业开放的措施,如“取消对上海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同时支持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支机构。”
7月11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公告,批准约旦阿拉伯银行设立上海分行,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设立深圳分行,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设立深圳前海支行,彰化商业银行和国泰世界商业银行在内地开业。
“这次开放意义重大,是中国金融开放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慧说,金融机构准入和业务范围的自由化,可以看作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一个新阶段。
遵循三个原则,有序开放
金融业的开放是持续的,但它不是盲目的。易纲指出,中国金融业的开放要遵循三条规则。首先,作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服务业,金融业应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原则;第二,金融业的开放应通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来协调和共同推进;第三,金融业的开放应与防范金融风险并重,开放程度应与监管能力相匹配。
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业会影响当地金融机构的发展吗?对此,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攸欣(601988)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允许外资进入‘鱿鱼竞争’效应,有利于国内金融市场形成良性竞争,不会对国内机构发展和金融稳定产生较大影响。”
王攸欣认为,一方面,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发达,国内机构庞大,公司治理完善,市场竞争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另一方面,开放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监督。外资金融机构在进入或开展业务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慎监管,防止相关风险的发生和蔓延。
标题:金融业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敞开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