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2字,读完约3分钟

村民通过养牛脱贫致富

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2019年12月,在固原市西吉县进行自我评估后,兴平乡杨岔村脱下贫困帽子,退出贫困村序列。

羊茶村位于兴平镇以南16公里,距西吉县24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和296名永久居民。以前,由于道路差、饮水困难、缺乏工业等原因,这是一个县内的深贫困村。

2014年,消除贫困的号角响起,激起了洋岔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随着兴平乡大力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扶持政策,结合该村土地面积大、家家有养牛的传统,养殖户被确定为养殖户的主导产业。

村民王学珍是这个村子里养牛致富的典型例子。

王学珍家有八口人。因为他的儿子是残疾人,他的孙子在上学,家庭负担落在他的肩上。农村干部鼓励他养牛脱贫,王学珍借了5万元买了4头牛。从那以后,王学珍从早期就开始贪婪,小心翼翼地饲养并参加各种农业技术培训课程。

努力工作有回报。王学珍买的两头奶牛不到一年就产下了小牛。因为小牛的脂肪颜色很好,所以在屠宰期之前就被商人预订了。算上政府给予的补贴,收入将近2万元。

尝到甜头的王学珍扩大了农业规模。四年间,它从原来的四头奶牛发展到30多头存栏奶牛,从一个牛棚发展到三个能容纳60头奶牛的牛棚,从不足100平方米发展到两个200多平方米的青贮池,从购买饲料到承包土地到种植青贮玉米,从简单的耕作发展到养养结合...现在,他一年只养了6万多元的牛,生活水平和生活水平。

“这栋新房子很漂亮。它值多少钱?你借钱了吗?”

“它花了13万元。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存了一点钱。有了政府补贴,建造新房子的钱就足够了。”

“你将来有什么计划?”

“现在,政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让人们致富、致富、补偿,然后扩大农业规模,走标准化的商业道路。”

王学珍和村支书马平英问答,不难感受到王学珍通过务农脱贫的信心和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王学珍的生活,为村民们树立了榜样。在王建国常年出国工作之前,他的妻子在家照看孩子,耕种几亩薄地,过着稳定的生活。2017年,王建国的妻子在割草时受伤,基本失去了工作能力。王建国花了他的积蓄去看他的妻子,他的生活水平降到了贫困线以下。事故发生后,富宝干部和村干部经常鼓励王建国树立生活信心。

洋岔村扶贫答题卡

2018年,王建国借了5万元建了一个新牛棚,买了4头肉牛。因为有养牛和养殖补贴的基础,不到一年就能实现效益。随后,他调整了种植结构,投身于农业。牲畜存栏量逐年增加,收入也在增加。

"算上各种补贴,三头牛卖了近4万元,去年赚了8万元。"计算完去年的收入账户后,王建国的笑容显示出骄傲和满足。他说,今年,他计划扩大牛棚和青贮池,在政府支持政策的帮助下,他将更加努力地增加收入。

努力摘下这顶可怜的帽子,卷起袖子,努力工作。现在,洋岔村有了一条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家庭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已全部覆盖。设立卡的人数从143户728人下降到10户44人,贫困率下降到2.10%。全村牛的数量从不到100头增加到1386头,养牛这一支柱产业逐渐成为一种气候。在与贫困的决定性斗争中,洋车的村民们渴望用双手写出洋车的答案。(记者王旭东文/地图)

标题:洋岔村扶贫答题卡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