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8字,读完约5分钟
大量数据和事实充分表明,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相互排斥,也不存在“国进民退”的现象。相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并成为利用机会扩张的主角。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要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不能陷入所谓“民族进与退”或“民族退与进”的惯性思维,必须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寻求解决之道
自今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频繁计划将其股权转让给上市公司。引起人们关注的是,24家民营上市公司被国有资本收购。这是否意味着“国家进步,人民后退”?关于这个有很多讨论。
回顾过去,每当经济运行遇到阻力,企业运行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反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惯性思维和相关争论。似乎只要国有经济萎缩,民营经济就会大发展。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看看被国有资本接管的私营企业的情况。在这24家公司的股价在过去两天大幅下跌之前,它们的跌幅超过30%,其中8家公司的跌幅超过50%。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警示:这些民营企业不仅面临股权质押和强制清算的直接风险,还面临着资不抵债和银行贷款违约等深层次隐患。国有资产平台的及时介入不仅可以帮助民营企业缓解债务压力,化解股权质押风险,还可以使企业补充资金,扩大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财富不会遭受更大损失。
看看资本市场股权转让和并购的总体进展。相关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大股东签署了近160份股权转让协议。截至9月27日,仅有24家公司将部分股份转让给国有企业,仅占参与股权转让企业市值的18.7%左右,不到a股市值的0.1%。据媒体报道,今年前7个月,国内上市公司实施了2377起并购,交易额达到1.36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并购1835起,交易金额9795.45亿元,分别占交易金额的77.20%和71.76%。
可以看出,大量的数据和事实充分表明,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之间并不存在相互排斥,也不存在“国家进步,人民后退”的“铁证”。相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并成为利用机会扩张的主角。
再往前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国有经济是随着共和国的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这是所有人的共同宝贵财富;改革开放40年来,私营经济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发展壮大。它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两者绝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重申:“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发展公有制经济,坚定不移地支持、保护和支持民营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它的重要论据基础在于我们长期的伟大实践。
不用说,私营企业确实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上半年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增长31.5%,而民营企业仅增长10%,两者差距较大。一方面,由于历史与现实矛盾的积累,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对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仍有许多限制。政策执行中存在大量的“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另一方面,面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民营企业原有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市场竞争环境日益严峻。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交织在一起,如何支持、保护和支持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挑战。但是,必须指出,要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不能陷入“民族进与民间退”或“民族退与民间进”的惯性思维,必须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寻求解决之道。
与此同时,尽管国有企业的发展优于民营企业,但仍有必要脚踏实地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一根手指断”为理念,特别注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运作机制、供给侧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监管和授权经营制度改革。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于十几个方案的关键阶段,也是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的阶段。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和难点上,集中精力解决困难。”日前,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强调了这一重要论断,这对我们坚定不移地支持、保护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现实和长远需要出发,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为广大民营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提供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这样,我们将迎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携手共荣的新局面。
标题:经济日报评论:国企“接盘”民企并非“国进民退”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