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4字,读完约5分钟
11日,银监会公布了近期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措施,包括增加信贷供给、提高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实施“不还贷款展期”的监管政策。中国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协调与合作,进一步疏通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增加信贷供应
最近,贷款发放明显加快。中国保监会宣布,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增加6237亿元。
从内部结构来看,对短板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有所增加。7月份,基础设施行业新增贷款1724亿元,比6月份增加469亿元。
对于后续资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60万)表示,如果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从何而来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地方债务和特殊债务显然可以用作资本投资,那么与银行信贷保持同步应该没有问题。然而,特别债券的数量仍然很少,可能需要明确谁将作为一个实体承担资本投资。如果资金来源问题得到解决,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银行间投资政策得到协调,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非常快。”薛对说道。
上半年,在严格监管和去杠杆化背景下,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规模大幅萎缩。例如,委托贷款减少8008亿元,同比增加1.4万亿元。
但情况在7月份发生了变化。中国银监会表示,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的变化趋于平缓。由此可见,监管当局要求银行增加资本投资,并引导表内和表外业务,以确保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
那么,这种稳定的变化是可持续的吗?薛认为,未来表外融资的变化将取决于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和新的财务管理规定的指导和实施。对于市场中纠缠的问题,如非标准投资、abs标准、信用衍生品、银行间投资等,是否有一个标准清晰的表述。,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规模可能真的趋于持平,或者可能略有回升,以稳定的方式。
增强提供信贷的能力
银监会除了引导银行增加资本投资、确保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外,还重点提升银行信贷供给能力。
对此,有专家建议适度调整银行mpa评估,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减少不良资产对银行资本的挤压。目前,监管也是这样运作的。
一是调整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要求,鼓励银行利用充足准备的有利条件,增加不良贷款的核销。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处置不良贷款约8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65亿元,发放的贷款也有所增加。
二是合理确定市场化债转股的风险权重,推动定向RRR减债基金尽快支持债转股,盘活现有资产,提高资本周转效率。
薛表示,降低风险权重将有利于债转股市场化。“一些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存在暂时的业务周转困难;其中一部分已经进入了行业的“日落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需要一些平稳的结算时间来改变空的房间。”
然而,他也认为债转股需要弄清楚,银行是否只是金融投资者,或者它们是否应该施加影响并改善业务运营。
三是督促银行适当提高利润留成比例,整合核心资本,支持银行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开辟商业银行补充一级资本渠道,提升信贷投放能力。根据6月份的数据,尽管表内贷款增长迅速,但商业银行的资本水平保持稳定。
薛认为,银行现在面临两大压力。第一个压力是,资产管理新规实施后,表外资产将面临重返表内的需求,这将侵蚀资本;另一个主要压力是,面对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行业出现分化。在这一变化中,良好资产和不良贷款都受到影响。“这一块的压力相对未知,资本应该能够抵御不确定的风险。”
此前,监管机构明确提出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鼓励银行拓宽资本补充渠道。薛认为,有必要出台类似的指引,以方便银行的操作和落地。“这需要相关部委的联合协调。因此,银监会也明确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协调与合作。”
下一步是加强协调与合作
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方面,银监会提到了不偿还本金和贷款展期、尽职调查和免除责任等监管政策的落实情况。
薛认为,通过有序安排,在不偿还本金的情况下展期贷款,有利于银行降低还款风险集中度。然而,如果每笔贷款都是从新的贷款中借入的,银行可能不再评估企业的真实风险敞口,这对银行和企业都不利。“从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它是对风险的一种延缓,是对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一种不间断的支持。但是,它可能不适合扩展。毕竟,这是银行风险敞口的延期和一定程度的扩张。它可能只对小型和微型企业更好。”
今年前7个月,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万亿元,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中国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加强协调合作,扎扎实实进一步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薛认为,过去的监管政策显示出松动的迹象。例如,新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在过渡期内可以发行旧产品投资新资产,放宽对信托非标准和渠道业务的要求。这些变化可能会在未来逐渐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标题:银保监会要求加大信货投放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