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3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在增加,进口商品的关税可能会继续降低。如果减税不能保证政策落实到位,不能真正转化为消费者的福利,那么减税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受到损害,这将影响消费者对减税的认可和接受,使消费者对减税政策失去信心。

从7月1日起,我国降低了汽车及零部件的税率,并在1449个税目中降低了消费品的税率。此次消费品减税涉及食品、服装、鞋帽、家具用品、日用品、体育娱乐、家用电器、日用化学品、医药卫生等八大类消费品,共1449个税目,占进出口税则中消费品税目总数的70%,平均下降55.9%。

从理论上讲,降低进口消费品的关税可以使消费者获得巨大的利益,这将对扩大进口消费品市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对我国消费品出口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关国家在进口中国消费品时也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实现双赢。

应当指出,降低进口消费品的关税只是降低进口消费品价格的第一步。这一步是否扎实,减税带来的好处能否不打折扣地落入居民的口袋,是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从过去进口商品减税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已经降低,但消费者可能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好处。例如,汽车经历了关税降低但价格不变甚至更贵的现象。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经销商挡了道,把本应进入消费者口袋的利益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一些经销商还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提高稀缺进口商品的价格。因此,在国家层面创造的利益很难真正进入消费者的口袋,降低关税成为少数人的福利。

进口关税下降要让消费者得实惠

这次关税削减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许多品种的产品。如果经销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一些不规范的手段,如灵活性、交易性等,可能会对政策的实施造成障碍,使政策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从而使进口消费品“减税不降价”的局面更加突出,使消费者难以真正享受到实惠。这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警惕。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进口消费品的定价权主要掌握在经销商手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价格差距也很大。一些经销商在价格上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进口关税降低后,消费者往往不知道价格是否根据降低的金额同步降低,价格降低了多少,价格是否降低到位,等等。这样,关税削减的收入可能会悄悄地被经销商环节吸收。如果我们简单地根据减价项目来计算消费者所获得的利益,我们很可能会得到一个“虚假的帐目”,而消费者实际获得的利益并不那么多,甚至完全没有。这对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口关税下降要让消费者得实惠

正常情况下,进口消费品的关税削减是通过直接降低最惠国税率来实现的,因此应该直观地反映在相关商品的价格中。有关方面应对涉及减税的进口商品的现有价格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公布一份详细的减税目录,让消费者直观地看到某一商品应该减多少税,有效防止经销商为减税和价格而大惊小怪,将减税带来的好处转移或截留在自己的口袋里。

进口关税下降要让消费者得实惠

中国的对外开放将继续加大,进口商品的关税也可能继续降低,减税商品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如果减税不能保证政策落实到位,不能真正转化为消费者的福利,那么减税的效率和效果就会受到损害,这将影响消费者对减税的认可和接受,使消费者对减税政策失去信心。

如果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在关税削减后不能同时降低,还可能影响市场竞争秩序,让消费者继续在国外购买商品,加剧国内消费外流的势头,不利于刺激国内同类商品制造商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另一方面,如果生产同类产品的国内企业竞争力不强,产品缺乏品牌效应,将更难出口到其他国家,最终可能导致“国内市场无法保持,国外市场无法进入”的尴尬局面。

进口关税下降要让消费者得实惠

总之,进口消费品的关税削减政策不应被经销商滥用,进口商品的价格不应被经销商降低。降低关税带来的好处应该通过一定的市场监管和价格监管手段真正进入消费者的口袋。

标题:进口关税下降要让消费者得实惠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