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如果我们想理清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将把产业规划放在最基础的位置。
产业规划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深刻地影响着县域内各种主体对生产经营内容、场所和方式的选择。特别是近年来,中等规模的商业实体的比例大大增加。与小规模生产模式相比,这些群体需要支付更多的前期投资、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等成本,还需要考虑中长期发展的可能性,如增值收入潜力,因此他们在做出经营决策时会更加关注当地的产业规划,以确保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每个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也会对产业发展状况和后续规划产生影响。
因此,产业规划是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商业实体的共同任务。我国近两年出台的“一县一品”和“特色镇”政策,也希望每个县的产业能够长期保持活力,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由于确保长期经济发展是必要的,工业规划不仅应作为一种指导,而且应是科学的,并贯穿于工业发展的整个过程。
从许多省市的县域工业发展来看,除非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等整体区域协调因素,否则该区域的大多数产业都是自发产生的——当地人或外国投资者会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因素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经营内容。规模形成后,会有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形成上下游,有时还会形成相应的服务主体(物流、销售等)。)也会出现。例如,在苏南的县域,在政府有意识地培育第二产业之前,当地商业实体根据地理因素独立转向制造业发展,其内部被细分为上游和下游。大多数自产工业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考验,它们本质上是科学的。此时,政府可能会引入新的业务内容,这可能会导致水土不服。
行业确定后,后续的规划和指导实际上需要政府或协会力量的介入,并应始终贯穿始终。该行业的后续规划应该是可持续的。当某种“营利性”的经营内容出现时,许多主体会盲目进入这一行业,尤其是县域的生产经营主体,一般都没有估计市场或寻求产品升级的意识和能力,容易造成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落后,从而形成行业风险。此时,政府或行业协会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积极寻求空的产业升级,提醒行业主体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做出选择。当然,市场只是一个层面,政府和协会也应该在技术和管理手段上提供指导,帮助整个行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与地方金融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当一个县的经济形势较好时,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也不会太差。特别是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风险防控后,要求县域金融机构的资金更多地流入地方实体经济,行业风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方金融风险。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更加关注当地产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做出合理的贷款决策。
然而,影响地方财政的不仅仅是县域工业的发展,还有金融机构的行为可以优化区域工业规划。在市场中,资本可获得性、利率、价格和期限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对某个行业或某个主体的态度。例如,银行可以明显缩短某一行业的贷款期限,并表现出对该行业未来风险增加的预期。基于地方经济与金融的密切关系,县域金融机构还应独立关注地方重点产业的发展,及时调整现有产品或推出新服务,以呼应地方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对行业主体进行风险预警。
对于县域经济来说,重点产业规划是其发展的基础。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许多县城由于产业滞后,经历了短期的经济倒退,金融机构在后续的信贷决策中过于缩手缩脚,影响了当地后续的发展。因此,最好将产业风险防控放在首位,政府、产业发展参与者和金融机构应在产业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产品、技术和产业升级,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金融支持。
标题:夯实县域产业规划之基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