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8字,读完约3分钟

松觉夏

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一个县发展小企业的负责人抱怨贷款困难。他认为,目前银行机构的主要支持主体大多集中在“两头”,一是支持大中型企业在低风险下实现较高的资产回报率,二是关注个人用户,尤其是农民甚至贫困家庭,以寻求增加企业偿债比例,而夹在中间的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期限匹配上都无法满足。

当小微企业抱怨时,银行在想什么?

我从许多小微企业那里听到过类似的抱怨。其中,有许多经营状况良好、中长期发展规划清晰、甚至原始资本积累充足的企业实体,但由于有效担保不足,都面临融资问题。

此外,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不仅体现在贷款方式上:发行债券不仅需要股东反担保,还需要相当价值的有效抵押品;资产管理和渠道业务受到严格监管,间接导致私募股权融资的冲击和成本大幅增加;新三板上市的一些小企业现阶段不愿意发行新股,导致融资效率低下,将在很大程度上稀释原股东的股权价值。

这种情况是由一些金融机构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的,但这并不完全正确。我不想为金融机构开脱,但地方政府部门的产业规划和各种商业实体的发展思路都存在问题。许多组织报告称,许多被广泛推广的商业模式并不像理论上那样完美,这在实践中限制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路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即使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地区,信用体系对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作用也是有限的。虽然大部分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起的,但由于涉及的部门众多,地方政府有必要自上而下地协调工作。这导致金融系统在架构设计等真正决定效果的重要工作中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这使得金融机构难以根据信用系统中的数据做出正常的信用和担保贷款决策。

当小微企业抱怨时,银行在想什么?

其次,县域政府部门对区域产业规划能力不足,产业本身缺乏自主转型意识。许多金融机构报告说,他们已经遭受了这个问题。县域的许多特色制造业从整体上利用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风”,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阶段性贡献。然而,由于缺乏中长期规划和转型意识,近年来很大一部分区域产业出现了发展乏力、风险急剧上升等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金融资产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经历了这样的教训之后,不难理解金融机构对这类小微企业“望而却步”。

当小微企业抱怨时,银行在想什么?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小微企业主体没有意识到抵御操作风险,这进一步加深了金融机构对这一群体的保守态度。大多数小微企业发展时间短,缺乏规模扩张前潜在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预评估。扩张进度可能太快,其申请融资额度在金额或期限上不匹配。此外,许多小微企业与农民开展商业合作,以获得更多资源。然而,如果合作关系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农户违约也会损害小微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声誉。

当小微企业抱怨时,银行在想什么?

许多金融机构,尤其是县级金融机构,提出希望政府能提供部分资金作为风险补偿,从而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这种方式直接作用于金融机构的痛点,在实践中确实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只是针对金融机构。

在我看来,要打消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风险顾虑,仅仅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效果是有限的。让全社会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行业到企业实体的风险估计和降低意识,这是增强金融有效性不可忽视的。

(张乐制图)

标题:当小微企业抱怨时,银行在想什么?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