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6字,读完约3分钟
张角记者钱伟编辑陈郁
最近,许多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上半年的业绩。从资产、收入和净利润的绝对数字来看,消费金融业继续保持着“冰与火”的格局,十几家公司的业绩增长相对强劲,但也有一些公司深陷亏损泥潭。
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他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银行部门和工业部门。其中,90%的公司由银行控制或参与,其主要业务是提供无担保消费信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邮政消费金融、兆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尹航消费金融、即时消费金融等10多家公司实现了盈利,约占全部23家特许金融消费公司的一半。这10家公司的利润总额都超过了14亿元,其中去年位居榜首的兆联消费金融贡献了近一半,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0.4亿元和6.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3%和11.6%。
紧接着,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和兴业消费金融三家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都超过了100%。其中,上半年消费金融收入41.07亿元,同比增长229.38%;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173.13%。海尔的消费金融收入为5.23亿元,同比增长241%;税后净利润6091.5万元,同比增长238%。今年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实现收入8.69亿元,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19.78%。
有些人快乐,有些人悲伤。例如,经营仅一年多的尹畅胡巴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亏损8100万元。苏宁消费金融去年盈利2.17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263%,但亏损2892.5万元。
“这种业绩增长是意料之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上海证券交易所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由于消费类金融机构规模较小,在整个行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导致消费金融业发展的扩大,因此这些机构能够迅速成长。
一些市场参与者还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争夺流量和资金。
为了占领市场份额,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依赖线下客户的比例仍然很高,这自然使其难以逃脱监管的“眼睛”。根据监管要求,中国邮政消费金融积极消除各种潜在风险,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所有线下渠道暂停接受普通“邮贷”业务。
也有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遭遇了挫折,如尹蓓消费金融、尹航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和大众金融,它们今年因违规被中国人民银行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款。
“如果对线下机构和消费场景的控制不严格,消费金融公司出现大额逾期和风险控制漏洞的机会将会增加。”苏宁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益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
同时,在业务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下,增资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当务之急。今年,中国邮政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兆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即时消费等公司分别完成了数亿至20亿元的增资。市场人士表示,此举可能会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并符合金融机构的强有力监管。
标题:消费金融行业喜忧参半 五成机构半年盈利14亿元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