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2字,读完约6分钟
我们的记者杨蒙
截至8月30日,2018年a股上市银行的所有“中场答案”已经出现。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外部环境呈现出经济新常态、金融新常态、监管新常态和科技新常态的叠加特征。在转型改革的关键时期,上市银行整体表现良好,尤其是大型银行,净利润增速持续提高,主要经营指标为稳中求进。
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在该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是近年来最漂亮的成绩单。”
虽然盈利能力在上升,但上市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并没有减少。尽管资本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但许多上市银行6月底的资本充足率与去年年底相比还是“偏紧”。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许多银行已经开始了“补血”之路。
净利润增长加快
主要业务指标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进展
2018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增长保持弹性,供需总体平衡,增长势头加快,为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金融业的运行秩序越来越规范,银行业加快了收益率的原点,去杠杆化取得了初步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据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工、农、中、建、通五大银行实现净利润5731.17亿元,净利润增速超过4.5%。
具体而言,上半年工行实现股东应占净利润1604.42亿元,同比增长4.87%,仍是“利润最高的银行”;实现净利润1157.89亿元,同比增长6.63%;中国银行实现净利润1090.88亿元,同比增长5.2%;建行实现净利润1470.27亿元,同比增长6.28%;交通银行实现净利润407.71亿元,同比增长4.61%。
好成绩从何而来?易会满表示,来之不易的经营成果主要是因为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原点,主动开展高质量的标杆管理,关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同时,要努力降低普惠性融资成本,发挥大银行压低融资利率的“头鹅”效应。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确保各类风险“清晰可见、管控有序”,增强管理体质。
"良好的经营业绩得益于强有力的战略推进、改革创新、精细化管理和风险控制."建行董事会秘书黄介绍,上半年,在零售方面,建行继续推进开放式共享、价值共赢、数据互联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零售体系建设。零售优先发展成效显著,零售贷款快速增长;在公司层面,本行注重培育公司交易业务优势,交易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此外,股份制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依然喜人。其中,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447.56亿元,同比增长14.00%;兴业银行实现净利润336.57亿元,同比增长6.51%;中信银行实现净利润257.21亿元,同比增长7.12%,增幅显著。
净息差的提高
利润结构不断优化
面对利差收窄,各上市银行积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定价管理,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净利息收入的下降,保证了利润的稳定。根据2018年半年报数据,净息差稳定趋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工行的净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16%和2.30%,分别上升13个基点和14个基点。农行的净息差为2.35%,同比增长11个基点。中行净息差为1.88%,同比增长4个基点,一季度增长3个基点。
"息差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中国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首先,由于美联储加息,海外资产回报率持续上升,推高了中国银行海外机构的净息差。二是积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境内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境内人民币活期存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三是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存放在生息资产中的人民币平均余额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展望2018年全年,银行家们相信,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净息差将继续保持稳定。
“下半年,净息差仍面临一些有利因素。在当前强有力的监管环境下,存款基础相对较好、项目储备充足的大型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将逐步提高,这将更有利于净息差水平的提高。同时,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对客户存款的争夺越来越激烈,有必要加强对存款成本的控制。”张青松认为。
对于未来如何保持息差稳定,工行行长顾澍表示,第一步是做好债务工作,巩固客户基础,不断优化债务结构,控制付息成本。其次,在资产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和优化资产结构,努力提高收入水平。最后,是内部市场定价机制在不断完善,以提高精细化定价水平。
资本充足率面临压力
对“血液补充剂”的需求很大
今年上半年,在金融监管力度加大的环境下,银行相关资产加速“回笼”,部分银行资本消耗也明显加快。这一趋势反映在上市银行的半年度报告中,几个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三大指标均有所下降。
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去年底的12.77%降至12.33%,下降0.4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3.27%降至12.81%,下降0.4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从15.14%降至14.73%,下降0.41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去年底的11.15%降至10.99%;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2.02%降至11.82%;资本充足率从14.19%降至13.78%。
建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去年底的13.09%降至13.08%;一级资本充足率从13.71%降至13.68%。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主要银行业监管指标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呈现下降趋势,第二季度末有所上升。第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为13.57%,比上季度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资本的压力与严格的监管有关。“目前,在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和新的资产管理法规的环境下,虽然新增社会融资的总体规模大幅萎缩,但由于社会融资从表外转向表内,表内贷款增速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总规模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苏宁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智龙认为。
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许多上市银行都开始了“补血”之路。根据中国银行8月28日在中国货币网披露的债券发行计划,我行将于9月3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总额不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以充实二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今后,有必要进一步丰富资本工具的种类,并给予商业银行更灵活的资本补充机制。此外,扩大投资主体范围,降低风险集中度,最终优化资本创新工具的发行流程,提高资本补充效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说。
看看数据的变化:看看上市银行的“中场答卷”
标题:整体净利润增速持续改善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