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1字,读完约4分钟

灯笼,又称彩灯和灯笼,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传播于宋代。唐代诗人苏维道在他的诗《正月十五夜》中说:“火树银花相生,星桥相锁。黑尘随马去,明月逐来。”它描绘了农历正月十五,灯火通明,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

从最初的竹纸丝绸到现在的铁骨闪电,灯笼经历了几千年,各种各样的变化都来自于灯笼艺术家的手。对几代工匠来说,灯笼不仅是吃饭的能力,也是传承的智谋。

位于银川市永宁县银子湖水都社区的一栋80平米的房子,是“父子”灯艺家冷桂馨和冷文刚传承他们工艺的“梦幻之地”。

冷桂馨,66岁,河南人,从小就喜欢家乡的灯笼工艺。即使他和家人来到宁夏定居,他也没有中断对灯笼的研究。被石嘴山市石塘泾招聘到工作后,冷桂馨仍然在思考着在空的时间里做灯笼。

1987年,冷桂心为自己的手艺感到自豪,因为他在石炭井二矿的第一场灯展上赢得了一个保温瓶和一件涤纶衬衫。然而,不久后在银川的一个灯展上,他被一件作品深深吸引了。那是一个工人王文凯制作的鱼灯:它无风旋转,灯光五彩缤纷。

出于对灯笼的热爱,冷桂馨什么也没说,而是向王文凯学习。冷桂馨勤奋又体贴。在掌握了他的技巧后,他尝试将三种转向灯组合起来,把鱼灯、马灯和闪光灯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1987年以来的23年里,冷桂馨的作品在每一次炭井灯的展览中都脱颖而出。

尽管1993年他因意外工伤离开了公司,但冷桂馨并不愿意放弃灯笼工艺。首先,我从头到尾都喜欢它,其次,我可以补贴一些家庭。随着冷桂心的名声和名声,这些传统的灯笼逐渐从炭井飞到了大武口区、平罗县、青铜峡市甚至内蒙古乌海的老百姓家里。

冷文刚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因为父亲的原因接触到了灯笼。

当他还是一个咿呀学语的2岁婴儿时,他看着冷桂馨做灯笼。上完小学后,冷文刚开始帮忙糊灯来补贴家用。他清楚地记得,他的父亲会“诱惑”自己每天早上4点起床,点上两个小时的灯笼,然后出去上学。晚上放学回来完成作业,然后继续点着灯4个小时。即使在假期,冷文刚也不能随意出去玩,只能呆在家里帮他做灯笼的父亲。临近春节,父子俩会去平罗、乌海等地卖灯。当灯笼在家里卖完的时候,冷文刚该重新开始上学了。

几十年的坚持,只是为了一盏灯

或许,童年记忆中太多的灯笼冲走了孩子们的玩耍时间,而逐渐长大的冷文刚,变得与这种从家里继承的工艺有些矛盾。2001年,他去银川重工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大学)上了一所中学,这也是由情感引起的。在接下来的14年里,冷文刚无论是被分配到长城苏塞奇铸造厂,还是自己担任新百电器东桥店的经理,都不再与灯笼有交集。直到2015年,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冷文才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并想用它来创业。几年来,冷文刚突然发现,打最熟悉的灯笼其实是最好的方向。

几十年的坚持,只是为了一盏灯

2019年3月,冷文刚辞掉工作,与父亲一起创办了宁夏冷灯笼雕刻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系统学习灯笼制作。冷文刚从电线嵌套、焊接、雕刻各种图案和粘贴彩纸中逐步恢复了他童年的技能。

因为他决心要做灯笼,所以冷文刚想做一个表演。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试图改进工艺,用电机代替原来的灯芯风轮,增加灯笼的稳定性和寿命,并把贴在灯上的花纸升级为花布,更好地减少褪色和切割图案。之前只能一个一个进行的制灯步骤,在冷文刚的新思想下,也被分割成五个环节,分别加工,最后直接组装成灯笼。一盏曾经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的灯笼,可以在他创新的装配线下在一天内完成。

几十年的坚持,只是为了一盏灯

在过去,灯笼只有单一的形状和颜色,而且缺乏美感。图案主要是花和动物。如何将剪纸花灯更好的结合起来,让两种传统文化散发出更多的魅力,成为冷文刚痴迷和研究的动力。“我们现在做的是戏曲灯、人物灯和故事灯,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剪纸送给灵魂的。”冷文刚说道。

去年,冷文刚还做了一件事:在金凤区申请一个非遗留项目,这是他未来愿景的第一步和起点。“作为一名灯笼艺术家,如何制作更多漂亮的灯笼,让更多的人了解灯笼,并爱上灯笼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冷文刚说道。(宁夏日报记者张唯·张颖文字/地图)

标题:几十年的坚持,只是为了一盏灯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3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