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8字,读完约3分钟

马振仁的团队修复了温岚馆,并密切关注每一个细节。

在原州古城的东南角,高高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座亭子,这是固原人心系的文化地标。

这个亭子叫温岚亭,固原叫它魁星楼。

清代阁楼,六面三层双檐木结构,梁与方相连,榫卯相连,檐口与拱门相连。

风铃清脆,读书的声音仍然很大。仔细观察龙凤的浮雕,很明显,父母们期待着他们的孩子取得成功。

上面挂着木对联:“山城全是紫色,原来的州有一个丹梯。”

对联中隐藏着一段历史。

夔星楼建于明代中期,是祭祀文学之神夔星的地方。据原州区文化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今铎介绍,当时固原的武将很多,公务员也不少。为了“启动固原文脉,呼唤东方紫色,强化山城景观”,周知王学义号召乡绅捐款,在固原古城东南角的城墙上以公共援助的形式修建了魁星楼。

到了清朝,阁楼上的椽子被风雨刮掉了。清朝时,它在光年间重建。装修后,它看起来像是:“上面有三层,有台阶可走,有梯子可升。亭子下面有一个方形平台。这个平台最初的宽度是5英尺6英尺,现在已经超过8英尺宽了。”

民国时期,它改名为温岚馆,并以著名书法家余游为题联:“瑞英徐觅山,崔杰温岚馆”。

1972年,固原城墙被毁,但温岚馆幸运地得以保存。后来,它被修复和加固了两次。

2017年,温岚馆码头开始出现台面沉降、裂缝等病害。CPPCC各级成员提议修复和加固自治区的文化保护单位温岚馆。

受原州区文化管理处委托,固原大源古代建筑公司对温岚馆进行监管。“近几年来,固原下了很多雨,黄土修建的码头坍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码头东北角下沉了40多厘米,打破了10厘米厚的水泥台面,北墙和东墙也凸出来了。肚子越大,裂缝越宽,越长。”固原大源古代建筑公司董事长马振仁关切地表示。

今年,原州区筹集了400多万元用于修复和加固温岚馆的墩台,固原大源古代建筑公司中标修复。

文物修复必须在最少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大型机械不能用于建筑,传统技术必须用于人工操作。

马振仁的团队在修复古建筑时坚持这条底线。

“为了避免文峪阁的震动,以前维修加固时使用的水泥台面必须手工锤打;我担心周围的夯土开挖后,土方坍塌会导致温岚馆倾斜或倒塌,所以必须间隔开挖,分批回填;城墙的旧土和新土必须用传统材料如木头和亚麻布拉铆连接起来。墙上和工作台面上的青砖不应用水泥填塞,而必须用石灰填塞……”马振仁小心翼翼地说,耐心地指导工人们每天一点一点地修理它们。

固原:修复温岚馆,再造魁星楼

团队热爱固原古建筑,每天关注每一个细节。(宁夏日报记者王玉萍文字/地图)

标题:固原:修复温岚馆,再造魁星楼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