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3字,读完约4分钟

当昆曲、木雕、汉服和古籍善本在互联网上相遇时,它们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最近,光明。com和腾讯联合举办了“互联网如何帮助传统文化定位”在线研讨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和著名作家马伯勇在网上讨论了互联网如何帮助传统文化复兴。

积极“触网”,让传统文化在时代中绽放

今年以来,在有效防控COVID-19肺炎疫情的同时,全国各地积极有序推进复工生产。“云观展”、“看云剧”、“读云”蓬勃发展,厚重的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搭配,不断焕发青春。中国文化如何“摸着网”,坚守根基,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周在主题分享会上说:“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存方式,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文化价值的实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展示资源,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快数字化进程对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他也指出,博物馆不应该因此而被完全虚拟化,而应该继续关注实体建设和展示设计,从而有效保护公众的文化权益。

积极“触网”,让传统文化在时代中绽放

“故宫全景”不仅可以带大家走进紫禁城,还可以走进皇宫,立即获得美丽的体验,如盛开的海獭和大雪。”王生动地介绍了近年来紫禁城里的“摸网”之路。微型紫禁城、故宫名画、“我要去紫禁城”公益视频课件等丰富产品。,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这是基于历史的积累,也是对未来的创新探索。互联网在过去是如何被当作一种新事物来使用的,以及如何用现代科技传播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积极“触网”,让传统文化在时代中绽放

根据钟君的分析,利用互联网,我们应该讲述传统文化的五个故事,即本体故事、学术故事、发散故事、归纳故事和世界故事。“我们必须把传播价值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核心,更加注重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形式、渠道和制度等多维度的创新。”他建议道。

项勇在演讲中说:“在网络平台上,我们应该从内容、形式、材料等多方面展现传统文化之美。这种展示应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他还表示,在讲述数字故事时,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用户原创内容创意的规模优势。

马伯勇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他如何将文艺创作融入传统文化,激发观众兴趣的经验。在他看来,我们关心古代人和事物的原因是我们能在他们之间找到共鸣。文艺创作不应该单纯地还原历史,脱离对今天的认识,而应该具有现代意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真正需要弘扬的优秀元素他说。

腾讯舆论专家高大为关注“互联网加传统文化”的热门话题、涉及的关键词以及网民的态度变化。他说,网民期待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

时代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文化产业的变化和不变也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那么,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坚持诚信创新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真正活下去、传承下去呢?传统文化表达方式创新转型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在圆桌讨论会上,每个人都集中讨论了这些问题。

周认为,传统文化的表达是指表达、传播、使用和欣赏。“改变形式后,使用起来更方便,传播也越来越快。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巩固民族文化的基础,增强民族文化的信心。”。钟君补充说,为了打破障碍和解决代际冲突,需要创新和改造传统文化表达方式。项勇提到,传统不是封闭和僵化的,而是一种创造和生活。

线上和线下如何互补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王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可以超越现实,让现实世界更容易理解、访问甚至完美。那些文物,甚至广义上的传统文化,可以用这个工具从博物馆的世界走向世界,然后吸引观众进入博物馆。这是一种良性互动。”吴聪聪,光明总助理。以中国古籍善本《中国电子版千年语境》的网络主题传播为例,提炼出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难点和对策。她分析说,从审美维度切入相对容易,也符合互联网的特点。然而,为了从价值维度准确解释和深入挖掘经典的本质,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完整、更系统的承载形式,这需要进一步探索。(记者李伟)

标题:积极“触网”,让传统文化在时代中绽放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