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0字,读完约8分钟
12月21日,JD.com进行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在整合和重组主要业务后,确定了前台、中间和后台的组织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前、中、后台负责人并没有向刘汇报,而是向第一任轮值ceo汇报..
无独有偶,明尼苏达州检察院于12月22日凌晨宣布,不会对刘提出任何指控。因此,外界有声音认为的结构调整是在为的舆论铺路,目的是为了削弱此案对集团的影响。
但事实上,JD.com这一轮结构性调整的时间和方向已经确定,而轮值ceo制度也是在今年7月份宣布的,所以不可能谈“铺路”。作为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刘在公司有着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即使是他的个人问题也会对京东产生影响。然而,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应该有多大,仍有争议。
“二把手”出现了
股价方面,事发前,京东8月31日的收盘价为31.3美元/股,截至12月25日,京东股价为19.8美元,下跌36%。
单从京东的股价来看,跌幅并不小,但如果与其他中国股票相比,阿里巴巴和百度的股价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分别下跌了25%和30%。由此可见,京东并不是唯一一家股价大幅下跌的公司,所以刘事件对京东股价的影响并不像外界所描述的那么大。
为什么影响很小?这与刘多年前开始培养的京东组织体系有很大关系。刘确实是京东的“龙头大哥”,但在他的带领下,一个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已经形成,这些管理人员可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
在京东第三季度报告的电话会议上,刘明确表示,他将重点关注京东的“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刘之所以敢于放权,也是基于他对管理团队的信任。
以徐磊为例。他于2007年5月开始担任JD.com的营销顾问,并于2009年1月正式加入公司。他曾担任JD.com市场部、无线业务部、营销平台系统负责人及集团首席营销官。经过十几年的历练,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他成为继今年7月在实施轮岗ceo制度后的第一个人选。
根据最新架构,JD.com前台部门包括平台运营事业部、购物事业部、生鲜事业部、新渠道事业部和帕特二手事业部;中台部包括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部、时尚家居平台事业部和生活服务事业部;后台主要为前台和后台提供保障和专业支持。
与以前相比,新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扁平,这也意味着上述10多家企业的领导人拥有了更大的展示空的空间。在很多公司,老板永远是唯一能出国的人,但在京东,熟悉京东的人都知道,刘不会出现在大部分的商务活动中。对于京东来说,“二把手”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和“二把手”。
现在,外面有一个声音在说刘在放权。事实上,刘所“释放”的不是权力,而是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多地关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的思考,这也是对所有管理者的一种安慰。
新旧“护城河”
今年11月1日至11月11日,JD.com双11累计完成订单1598亿元,同比增长327亿元,再创新高。这一时期也是京东的低谷时期,但从成绩来看,京东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趋势。
原因是京东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护城河,这条护城河就是京东物流。截至9月30日,JD.com已在中国运营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为1190万平方米。基于此,JD.com物流已经能够向外界提供多种服务,如仓库整合、快递、冷链、大型物品和物流云。
当时,刘坚持要花大价钱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现在已经开花结果了。作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子商务平台,JD.com以高效的物流给消费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根深蒂固,已经成为京东的一个独特属性,所以只要整个公司的业务还在正常运行,京东就不会因为一两个事件而发生质的变化。
仔细想想,无论京东的股价是升到高点还是跌到低点,京东兄弟的分销效率从未受到影响,这是京东能够向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之一。
此外,在原有护城河的基础上,京东仍在建设一条以“技术”为核心的新护城河。
在京东2017年年会上,刘明确表示:“未来12年京东只有三件事:科技!科技!技术!”京东投资技术的决心不仅体现在口号上。根据2018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京东的技术研发投资达到34.5亿元,同比增长96%以上;今年前三季度,京东集团技术研发投资达到86.4亿元,超过去年的66.5亿元。
随着对技术研发的不断投资,JD.com已成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其技术开发战略涵盖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云计算。目前,JD.com已申请3000多项专利,并在云、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和物联网领域实现了软硬件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软硬件融合的互联网技术体系。
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京东的开放式人工智能平台neuhub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接口支持各种应用服务,如图像评论、情感分析和语音识别等。在今年的双十一期间,基于neuhub平台的京东智能客服为消费者提供了超过1630万项服务。
我不禁要问,京东的投资值得吗?
事实上,在2014年JD.com上市前后,JD.com资本市场认可的逻辑是,随着自营电子商务和物流的规模效应出现,JD.com有能力随时盈利,而JD.com此时只是赔钱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京东一直按照这一逻辑发展,不断提高规模和效率。然而,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京东的盈利能力再次下降,原因是其在物流和技术方面的大量投资。
京东的一位高管曾解释过这样的逻辑:“如果京东只是一家家电公司,它永远不会成为阿里和亚马逊的公司。”在作者看来,JD.com在2019年甚至更晚的时候,用第二波物流和技术投资换取了巨大的利润。
技术就像一把钥匙,会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但在此之前,它还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投资周期。在这方面,JD.com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物流业务经验,将比任何人都更有耐心。这样,用那双短视的眼睛真的很难理解京东的未来。
三条增长曲线勾勒出未来的蓝图
正如京东一位负责人所说:“京东拥有最复杂、最成熟的sku管理系统,价值链中最完整、最长的零售数据,最具活力的会员运营体系,最广泛的营销网络和最高效的物流。”服务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借助技术,京东所能做的不再局限于自身业务的发展,而是帮助更多的零售合作伙伴共同成长。
事实上,展望京东的未来,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三条清晰的增长曲线。一是依靠家电、3c、日本等核心优势,京东可以通过用户需求增长和新市场开发实现增长;
第二条增长曲线是京东快速增长的业务,如文化旅游、大健康、大客户、全球采购、汽车和房地产;第三是基于零售基础设施能力的产出,如智能供应链、数据服务和商店技术。
这三条曲线也表明,京东未来的增长是结构性增长,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业务增长。另外,通过京东的结构调整可以看出,京东前台主要围绕C端和B端客户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京东的新业务基本投入;然而,中部和台湾部门希望出口能够在前端服务于不同场景的通用功能,因此它们是相对成熟的电子商务业务。
在这次组织重组中,JD.com把最接近客户的港口和服务放在了前端部门,这充分显示了京东开发新服务的决心。购物、生鲜、新渠道和二手业务是目前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也是京东最有希望带来新增长的业务。
未来,随着整个零售业态的发展,顾客可能会分为B端和C端,但永远不会有线上和线下的区分,因为线上和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用户实际上是同一群人。这也要求平台满足不同场景下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
对于京东来说,无论前端场景如何变化,后端供应链的效率都不会改变,因为供应链的效率决定了前端能否更好地控制成本,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经过14年的积累,京东的零售供应链效率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此外,JD.com正以模块化方式向外部品牌、零售商和内容服务提供商开放其积累的零售基础设施。
未来,JD.com已经明确表示,它将依靠“零售+零售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而物流和技术是它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来自金融部门金融渠道的作品都是有版权的作品,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任何媒体转载,否则将被视为侵权!
标题:“低谷”的京东 &“低估”的京东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