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2字,读完约5分钟
8月24日,浙商银行公布了2018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本行股东应占净利润64.86亿元,同比增长15.54%。截至6月底,不良贷款率为1.14%,较去年底下降0.01个百分点。不仅实现了业务业绩的两位数增长,而且核心财务指标表现突出。本行股东应占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同比增长0.03元,总资产平均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同比增长0.03和0.28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浙商银行提交了一份稳定且不断改善的中期“成绩单”。
退货的原始利润大幅提高
近年来,浙商银行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合理控制规模增长,更加注重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这也反映在中期报告中。
截至2018年6月末,浙商银行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185.96亿元,同比增长3.61%。总资产16321.72亿元,同比增长6.21%。随着规模的增长,结构逐步优化,存贷款达到新水平。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7960.29亿元,增长18.30%;客户存款9059.59亿元,增长5.27%。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占总资产的比重提高4.99个百分点,达到48.77%;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存贷余额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下降1.18个百分点。
记者发现,上半年银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主要得益于回报信贷来源的影响以及金融业息差的稳定和回升。浙商银行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产品创新和改善服务,上半年实现净利息收入126.25亿元,同比增长1.94%;净息差为1.88%,净息差为1.66%,同比分别提高0.13和0.09个百分点;总资产年化平均回报率(roa,0.83%)和净资产年化平均回报率(roe,16.82%)分别增长了3个基点和28个基点。其中,生息资产大幅增加,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达到200.48亿元,同比增长56.83%,主要是由于贷款规模的增长和平均收益率的提高。
根据内部分析,绩效增长是遵守法规和积极转型的结果。上半年,浙商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加强金融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以特色业务“三大平台”(集合融资平台、应收账款链平台和易企银行平台)为起点,提升客户移动服务能力,加强基础客户群建设,实现“质”和“量”的稳步增长。
截至6月底,浙商银行的“三大平台”已服务19000多家实体,融资余额近3000亿元。其中,半年多前推出的应收账款连锁平台,帮助企业搭建了558个平台,累计应收账款2600多笔,金额超过260亿元。可以说,浙商银行已经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以满足服务企业流动性管理和供应链金融的深层需求。
上半年,浙商银行实施“降耗、节支、增收”活动,成效显著。从财务数据来看,成本收入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0.87个百分点,而营业费用仅增长了2.59%,低于规模和收入的增长率。
风力控制是稳定的,并继续补充资本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名单中,浙商银行总资产排名第100位,首次跻身全球银行100强。银行的发展依赖于资本和风险控制。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底,浙商银行集团不良贷款率为1.1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保持行业良好水平(同期为1.86%)。值得注意的是,逾期90天至1年的贷款余额和比例实现了“双下降”,对客户的贷款和垫款比例较去年底下降了0.18个百分点,至0.35%。不良贷款的生成率和迁移率有所提高。此外,截至2018年6月末,本行拨备覆盖率为280.59%,仍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从资本补充角度看,6月末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1%、9.97%和13.71%,比2017年末分别提高0.12、0.01和1.50个百分点。
记者了解到,资本整合主要得益于银行充分利用各种资本补充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今年3月,浙商银行借助海外上市平台完成发行7.59亿股h股,共募集资金约29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今年6月,浙商银行发行了总额为1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更关键的是,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更新了浙商银行a股发行上市的预披露文件,a股上市工作稳步推进。
在风险管理方面,本行采取“积极稳健”的风险偏好,继续优化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实施资本、风险、收益、资产负债平衡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同时,落实公司客户分类政策,优化现有客户结构,加强风险排查和防控,严格控制新的缺陷;积极运用多种处置方式,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回收率。
展望未来,中期公告指出,今年下半年,浙商银行将夯实客户基础,提升负债能力,优化资产结构,推出金融技术。通过减少消费、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提高经营业绩、加强金融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注重转型和促进高质量发展。
标题:向转型要发展 浙商银行中期“成绩”稳中向好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