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6字,读完约7分钟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易村扶贫搬迁项目。我们的记者王新伟照片

黔东南州岑巩县苏坝移民点。本报记者吴炳泽照片

贵州省从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和发展问题出发,结合当地旅游和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形成了以集中城市化为特征的异地扶贫搬迁模式。他们把迁出文化、迁出工业、安居乐业放在重要位置,并对异地扶贫安置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项目设计,极大地改变了移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夏末秋初,记者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斗清苗族文化创意园。苗族特色的房屋建在山上,淡黄色的外墙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这个位于斗鱼镇的文化创意园是一个异地扶贫安置点,将安置167户731人。”六盘水市宣传部副部长马永刚对记者说:“设计者把重点放在了创建苗族文化创意园的规划上,把它设计成一个起伏不平、错落有致的苗族村寨,没有破坏山体。它不仅可以传承苗族文化,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异地扶贫搬迁+山地特色旅游

六盘水市在严格执行和准确确定扶贫搬迁区域和搬迁对象的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山地特色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旅游景点中选择搬迁地点,将扶贫搬迁项目与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深度结合。

记者来到位于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水城县龙场扶贫安置点。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湖的四周是具有白族民居特色的小建筑。从远处看,安置点周围的茶叶基地一望无际,面积达3万亩。整个安置点就像一个天堂。

据报道,水城县南公园扶贫搬迁项目分两个阶段,共安置1147户,4549人。其中,一期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湖对岸的白风情园(水城茶文化产业园)对面,已有507户2062人的贫困户搬迁。项目二期依托白民族园南校区和北校区,形成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和景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安置640户贫困户2487人,年底前入住。搬迁安置户解决了周边3万亩茶园、茶叶加工厂和服装厂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知名度。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近年来,水城县大力整合资金、资源、人力、物力,注重一、二、三产业的整合发展,使白族风情镇和扶贫搬迁点逐步成为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医疗为一体的和谐、充满活力的社区。

在大河市休闲农场的安置点,记者走进了村民周振熙的家。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字画,上面写着:“别墅改草堂,旧俗改新风,就业有保障,分红有保障。”移民安置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房屋布局合理。共有294户家庭和1,452人得到重新安置。

“每栋房子都是三层古色古香的建筑,配有一个小庭院,将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元素注入到房子的装饰中,并有5到10个家庭旅馆房间,根据房子的类型有不同的床。今后,被拆迁户可选择在中山扶贫旅游公司投资建房,参与农房和景区现有招待所的开发,年底分红实现扶贫。”大河镇异地扶贫搬迁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多种倡议促进人们和文化一起“移动”

“随着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被拆迁人离开了原有的生产生活环境,搬到了新的居住地,他们的文化氛围也面临着重大的变化。人是“形”,文化是“魂”。如果你只移动“形状”而留下“灵魂”,搬迁的人将缺乏精神文化的支持。”《黔东南州日报》社长高俊华说:“黔东南州在搬迁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文化对搬迁成败的影响因素,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人与文化的融合。”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在安置房的规划设计中,黔东南州注重充分体现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并将其深深融入到住宅建设中。如果说苗族的图腾是牛,那么苗族的精神文化与牛是密切相关的。雷山县把握了苗族文化的内涵和真谛,在异地扶贫安置点的房屋建设中加入了“牛”的元素,将安置点建在从空俯视的地势上,并将其命名为“牛王村”。在牛王村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中,也突出了“牛”文化的主题,建设了斗牛场、苗族芦笙歌舞厅、苗族特色凉亭等配套设施。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通过日常生活保留民族文化记忆。黔东南州实行“一乡一区、一村一层、一组一梯、一户一层”的搬迁安置模式,以群众原安置点的名称命名安置建筑。例如,凯里市上马石移民安置点有“万超大厦”和“三棵树(603737,诊断单元)大厦”。熟悉的名字让搬迁的人感到熟悉。尽管他们是从过去居住的村庄来到现在的城市社区,但固有的人际圈、家庭圈和文化圈依然没有改变,这让那些难以离开家园、有着难以忘怀的乡愁的拆迁户们,在走出家门、走进家门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是熟悉的面孔。虽然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但一切都是一样的。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同时,在扶贫搬迁安置点也有一个“乡愁亭”,集中展示搬迁户家乡留下的石磨、犁头和老照片,让搬迁户在思念家乡的时候能够再次触摸和审视,保留民族文化的记忆。

为了解决移民的就业问题,黔东南州以市场需求为突破口,对传统文化手工业进行了整合。例如,雷山县在牛王寨安置点引进苗族刺绣、苗族银饰制作等“无形传承人”来掌管企业,实现了被拆迁户“楼上住新房,楼下进工厂”。一些年轻的移民开始跟随这些传承人学习苗族刺绣、苗族银饰制作等民族文化技能,这不仅保护了民族传统文化,也解决了就业问题,使移民能够自主增加收入。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让搬迁的人生活得更好

近年来,黔西南走上了山地旅游发展之路,探索在扶贫过程中如何走出文化、产业和自信。

在搬迁过程中,贞丰县柘乡镇安置点充分考虑了妇女儿童的生活、就业和就学需求,动员各级力量,建成了集扶贫、旅游、特色镇建设为一体的异地扶贫搬迁示范镇。他们设计了以土布为核心元素的“国华”系列服装、日用品、家居用品等1000多种产品;依托巨辉农业旅游扶贫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土布元素,将土布与竹艺、木艺、纸艺、布艺相结合,开发了300多种产品,进一步振兴了土布产业,做好了土布文章的撰写工作,促进了移民安置点的群众增收致富。据了解,柘乡镇已建立了33个妇女示范基地,带动了300多名妇女到安置点工作,人均月收入近2000元。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普安县江西坡移民安置点又称普安县东城区布依族茶园镇。借助“中国古茶树之乡”的金字招牌,我们将全力打造4a级世界茶苑景区,打造世界茶苑文化广场和国际山地自行车道。成功举办了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公开比赛、全民健身瑜伽公开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普安国际山地自行车道全长75公里,被业界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地自行车道”。同时,全镇有60多家茶叶初级、精制、深加工公司(合作社),双创园有有才手袋厂、香港玩具厂、正山塘。有普安红精品生产线等1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

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根据马山拆迁户的意愿,仪陇新区顶效安置点搬出了拆迁户使用的“风铲”、“筛子”、“水桶”、“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在马边移民新村建起了“马山乡思堂”。“大食堂”是根据移民的风俗习惯设立的,而“海门坝广场”是根据马山的地理特征、苗族文化和布依族文化设立的。同时,我们成立了望谟马山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马山民族艺术表演队,充分挖掘和发扬马山人的传统文化,培育传统产业。目前,马山织造、马山制衣、马山刺绣、马山酿酒、马山制肉等15家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已经发展起来,它们设立的玩具厂、刺绣车间、黑一条民族服装公司解决了附近1000多名搬迁人员的就业问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新伟吴炳泽)

标题:贵州省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多措并举:带上文化 搬离贫穷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