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9字,读完约5分钟
准确的政策让金融活水滋养小微企业,让金融活水滋养小微企业(瑞金融)
8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要进一步推进落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政策,包括着力疏通政策传导机制,适当提高存贷比指标容忍度,优化监管考核。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不搞“漫灌”,但要采取切实措施,这引起了许多方面的关注。专家认为,这将有助于向实体经济开放金融服务的“最后一英里”,并让活水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
贷款利率大幅下降
据央行称,今年RRR三次降息释放的1万多亿元资金将用于支持小微和其他包容性领域。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布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文件,出台了23项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支持中小农业再融资和再贴现1500亿元,降低中小企业再融资利率0.5个百分点。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召开了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全国电视会议。
“总体而言,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有序,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表示,7月末,普惠小额贷款同比增长15.8%,比上年末增长6个百分点。7月份,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利率大幅下降,平均水平为6.41%,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朱指出,目前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因素较多,央行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受到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信贷扩张受到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多重约束,有时金融体系“丰富”而难以使用。
“从需求方面看,小微企业存在财务违规、抗风险能力差、抵押品不足等问题,不利于小微企业融资。从供应方面来看,考虑到风险和成本等因素,许多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大型银行,对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不感兴趣。”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穿过“最后一英里”
如何使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洪水泛滥,注重政策精准,努力疏通政策传导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打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朱说,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化的大方向,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在动力,发挥“多种经营”的共同作用,通过改革措施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缩短贷款审批周期,适当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稳步发展高收益债券和中小企业民间债务。建立一个激励机制,将金融机构的绩效评估与提供小额信贷联系起来。加快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政策。适当提高存贷比指标的容忍度。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
最近,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表示,他们将采取进一步行动。财政部指出,将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出台操作性措施,将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额度从1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据央行介绍,将进一步探索中小企业民间债务、小微企业金融债务、小微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拓宽资金来源,加大对大、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促进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
“打开大门,让我们的资金流向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防止道德风险,保持风险底线,让生活用水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朱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协同和协调作用,发挥“几家公司”的作用,切实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查处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相互勾结、弄虚作假、骗取贷款补贴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跨部门、多层次联合处罚。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促进发展和防范风险并重,优化监管和考核,增加小微信贷专项考核指标,使小微企业受益,禁止存贷联动和贷款搭售,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信贷风险。
赵锡军认为,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仅要强调精细化,还要强调标准化。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详细分析小微企业的业务、管理和风险,了解企业是否资金短缺以及短缺程度,并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提供准确的服务。同时,政府部门要与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共同努力,搭建信息提供平台,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和信息,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在监管中可以适当提高宽容程度,但违法行为是绝对不能宽容的。既要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又要保持风险底线,促进良性循环的形成。
丘海峰
标题:精准施策 让金融活水滋润小微企业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