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2字,读完约2分钟

■我们的记者王晶晶

“我已经几年没回过村子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外面工作的李白龙站在村口称赞他。大气的运动广场,优雅的乡村庭院,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整洁精致的桃杏林地,丰富的文化墙...农村地区在精确扶贫后的巨大变化一目了然。

在陕西省夏县钱缪镇南五村,2014年有46户家庭和219名贫困人口办了一张卡。截至2017年底,全村已有44户214人脱贫,贫困率降至0.9%。主导产业桃杏从320亩增加到600亩;贫困户种植桃杏62.2亩,平均每户3亩左右。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为6080元。

春梅和金太阳是南吴村的主要桃品种。过去,由于粗放经营、低质量和价格下跌,农民收入急剧下降。2015年7月,运城市农委驻地小组来到南五村,闫担任南五村扶贫小组组长兼一秘。针对村内实际情况,工作队积极引进新品种,8次邀请果业专家,组织3次考察、示范和推广,带动了村内桃、杏品种升级,发放有机肥169.67吨,明显改善了水果外观和内在品质。投资12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48.34亩,改善灌溉380.75亩,灌溉面积达到761.66亩。筑巢引凤,与山西凯盛化肥公司合作,为贫困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援助,实施标准化生产,每亩增收20%以上。引导成立两个专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技术服务和销售指导,建设高标准的桃、杏示范园区,向周边辐射8000多亩桃、杏,提高质量和效益,助推农民“钱包”。

山西南吴村:  驻村工作队助农奔小康

“路修到杏树地,旱井有水利,大车小车方便行驶,希望发财。”南吴村的村民张东山在他的杏树地里说了一句不经意的话。在张东山这样一个贫困家庭,有两块不到3亩的杏田,前几年有0.8亩不能浇水。高标准的农田项目增加了产量和收入。前些年,甚至1000元都卖不出去。今年年收入超过3000元,3亩杏总收入超过14000元。"村里的居民援助使我过上了小康生活。"张东山说。

标题:山西南吴村: 驻村工作队助农奔小康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