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44字,读完约7分钟

资本热去农村,不能冷农民(事件新闻)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的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农业和农村地区正在成为投资热点和资本高地。专家表示,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各种生产要素加快了向农村转移的步伐,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这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政府要做好引导、规划和监督,防止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特别是要防范“热投资、冷农民”,努力让农民合法、合理地分享农村振兴的成果。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回家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趋势

“我的家乡安徽黄山,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我对农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阮,,30岁,大学毕业后在江苏无锡从事广告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回到家乡黄山创业。“很多朋友,像我一样,已经在外面工作了很多年,但从来没有忘记家乡的味道。他们不能购买真正的农产品(000061,诊断股票),因为他们的钱。”所以他拿着多年积累的资金,回家创办了一家农民公司。通过微信和电子商务平台,他在黄山销售各种季节性山货,如鸡肉、葛粉和笋干,年营业额超过50万元。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张明伟和陈红看到了农家乐生态园的发展潜力,卖掉了山东济南的房产,在老家农村买了一个农家乐庄园。

“我们花了100多万元购买生态公园,并投资6700万元经营休闲渔业、餐饮住宿、蔬菜采摘等项目,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周末和节假日出行的场所。”张明伟说:“我们在济南开了一家公司,注意到很多市民都有亲近自然、亲近土地的愿望,比如种菜、种水果、全家出游等。然而,由于空的房间数量有限,他们无法按时到达。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已下定决心进行投资。”如今,当生态园运营良好时,它还可以雇佣几十名农民和残疾人,这推动了当地的就业。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阮、、代表了许多返乡创业的企业家,他们在城市生活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和资金,看到了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支持,看到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前景,选择了返乡创业。

当前,农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科技、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向农村转移。农业和农村地区正在成为投资热点和资本高地。不仅是企业家,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些大企业也越过边境去务农,或收购农业企业,或自己直接进入农业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中国第一产业投资6844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二产业投资7955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129649亿元,增长7.7%。尽管农业投资的绝对数量不高,但增长率明显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这在近年来是罕见的。更引人注目的是,农村私人投资的热情正在飙升。1-5月,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7.4%,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增长5%,第三产业增长10.1%。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土壤中的淘金热

阮、对发展新农业有自己的看法。“我的优势在于知道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推广产品,不仅是销售产品,还可以通过社区效应与客户交朋友和进行营销。”阮说,他的网店紧跟热点,以众筹和套餐的形式提供定期和定量的订购选择。“农业属于万亿美元的市场。新农业的未来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本身,还包括互联网和新媒体的结合。有许多做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一种健康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张明伟夫妇说:“我们想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庄园,尤其是当孩子们来的时候,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农业知识,还可以亲手种植。我们也有自己的住宿和餐饮部门。如果家人来了,他们不想离开。他们可以过夜,也可以住很长时间。”

民营资本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农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崔海星表示,引进民间资本不仅能提供资金,还能带来先进的商业理念和方法。私人投资把整个农村的资源变成了资产,搞活了农业,并点燃了它。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第一产业上,还体现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整合和发展上。长期以来,第一产业是农村的核心产业,虽然它也延伸到第二、第三产业,但过程相对缓慢;但是,民间投资在发展第二、三产业方面有经验和优势,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发展。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崔海星表示,生产要素大量流向农村的深层原因在于资本的逐利性。目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广度和广度。但是,第一产业仍有很大发展,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发展潜力很大。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也使社会看到了新的投资机遇。因此,农业和农村地区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谁先进入,谁就能赢。这是在土壤中发现黄金的好机会。”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警惕“热投资和冷农民”

推进农村振兴和资本下乡符合城乡发展的必然规律。崔海星说,工业文明在促进快速城市化和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村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城乡收入和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为此,国家提出了“农村振兴”计划,希望借此机会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利用城市发展的优势——资金、技术和人才,发展农业和农村,实现城乡再平衡。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目前,大量生产要素涌入农村,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它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市场观念、想法和认知能力,例如特色城镇和农舍,它们是可以在农村地区开发和建设的集体资产。此外,互联网已经成为农副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城市居民也可以享受有机农产品。

“有些地方可能会‘蜂拥’推出项目,比如同样的农家乐,开发模式也一样,同质化现象严重。”崔海星认为,政府应该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进行整体规划,使地方发展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特色,避免同质化和资源浪费。在这一过程中,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不应该用行政手段过多地干预和限制民间资本,而应该给它更多的创新空空间和优惠政策,如共同贷款补贴、无息贷款、减免土地征用费、免税和补税等。同时,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规划、引导和监管涌入农业和农村的投资项目,防止侵害农民权益。

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开放流动的农村产权模式下如何保护农民权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小山表示,“资金下乡”是一把双刃剑,农村发展不能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农村振兴的成果必须由农民分享。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应该伴随着利益格局的相对平衡。因此,农民合法、合理地分享农村振兴的成果应该是基本前提。

“警惕‘热投资冷农民’现象。”张小山认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特别是保护农民的财产权,让农民参与其中,尝到甜头。

赵鹏飞王庆庆

标题:资本热下乡,不能冷农民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4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