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8字,读完约1分钟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记者周剑)“春雨激春,谷天清,夏满山,夏相连。到了秋天,秋霜落下,冬天的雪和冬天又小又冷。”这首只有28个字的24节气歌曲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国际气象领域,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系统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一年一度的太阳运动,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和物候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古代中国,太阳每年运动的轨迹被分成24个相等的部分,每个相等的部分是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蛰、春分、清明、谷雨、长夏、小满、忙中、夏至、夏热、大热、立秋、夏热、千年、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微寒和严寒。“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和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标题:二十四个世界级节气:“中国在世界气象领域的第五大发明”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