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05字,读完约6分钟

本报记者戴

随着新一轮保险业改革和转型的推进,保险公司提高偿付能力、抵御风险、寻求转型发展的需求引起了资金的饥渴。“增资”显然已成为前三季度保险业的关键词。

目前,新一轮增资和发债浪潮正在兴起。根据美国信用评级公司发布的《中国保险机构境内外债券发行情况比较》(以下简称《报告》),上半年共有4家保险机构发行债券,总规模为385亿元,远远超过2017年的70亿元。2018年前8个月,累计增资发债664.61亿元,也高于去年水平。前三季度,29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发生变化,资本总额增加522.2亿元。

转型引发资金饥渴症 险企扩股发债寻生机

偿付能力是紧迫的

转型迫切需要“血液补充”

通过梳理各保险公司披露的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记者发现,在155家寿险和财险公司中,60%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下降,尤其是中小保险公司。紧迫的偿付能力导致保险公司寻求资本来“补充血液”。

在具有紧急偿付能力的八家寿险公司中,中法人寿和广信HNA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两者的资本充足率均为负;吉祥人寿综合偿付能力不足-82.73%,低于100%的最低要求;天安人寿、百年人寿和珠江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接近100%的红线;前海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为65%,也相对较低。

几家中小寿险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有限的万能保险对他们的保费收入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转变可能不会立即发生,该公司正在通过发行债券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

业务转型带来的痛苦无疑是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于资产驱动型责任保险公司来说,随着转型的深入,其现有的万能保险政策不断被放弃,新的万能保险带来的现金流入减少。同时,为了销售保底产品,个人保险销售人员的增加、人力培训成本的增加以及渠道网络的铺设促使保单成本的快速增加,使得其盈利能力变弱,业务资金消耗加快。

转型引发资金饥渴症 险企扩股发债寻生机

对于财产保险公司来说,除了大型保险公司之外,大多数公司承保业绩不佳,甚至持续亏损。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补充资本以满足偿付能力管理和业务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保险公司融资渠道多元化,股东注资和发行补充资本债券是最广泛使用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迄今已有25家保险公司获准增资,增资总额达725.5亿元,远远超过2017年的增资总额。

保险公司增加资本和扩大股份

合规有一个转折点

今年,对保险公司股权的监管发生了变化。3月,监管部门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保险公司单个股东持股比例上限从51%下调至三分之一。

监管机构表示,如果存在增资需求,股东持股超过三分之一的保险公司将被引导增加中小股东的股权,或者引入新股东,降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可想而知,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公司通过股权注入“补血”并不是很顺利。例如,偿付能力不足、风险评级为行业最低的吉祥人寿,其两次增资计划均未通过银监会的审批。9月18日,公司再次宣布计划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增资11.63亿元。与前两次增资18.54亿元相比,减少了37.3%。

然而,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好转。10月10日,偿付能力长期处于保险业底部的广信HNA人寿,经过近七年的增资计划,终于迎来了翻身之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广信HNA人寿获得了7.5亿元的新注册资本,海航集团通过将其股份转让给这两家公司得以逃脱。百联资产接受台湾广信人寿15%股份的转让,放弃其控股权,原因可能是《办法》对单个股东持股比例的限制。可以看出,虽然新规定使保险公司难以扩大股份和增加资本,但在大股东放弃控制权的合规操作下,仍有望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

转型引发资金饥渴症 险企扩股发债寻生机

据记者梳理,除广信HNA人寿外,今年仍有三名新股东参与股东变更:中汇部分初始营运资金债权已转移给新投资者;安联P&C引进了包括京东和华海在内的四位新股东,P&C在强行抽回非法股份后引进了新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东注资后,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坐视不管。一些来自民营保险公司的人士表示,如果保险公司在补充资本的压力下,找到想法不同的新股东进行合作,进行“过度审计”,将为未来埋下隐患。在调整保险公司股权结构时,要避免“新资本垄断”,避免股东需求难以统一和影响公司治理效率的情况。

东方金城首席分析师徐承元认为,如果保险公司长期依靠股东输血来注资,就会走粗放式“注资-扩张-亏损”的老路,忽视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增资扩股可能会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暂时增加偿付能力,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从长远来看,如果我们不改变业务发展模式,其偿付能力压力仍将存在。增资后不久,管理不善仍将把保险公司再次拖入偿付能力不足的危机。同时,长期亏损也会影响股东未来增资的意愿。

转型引发资金饥渴症 险企扩股发债寻生机

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填饱肚子”的高峰已经到来

股权注资并不容易,发行资本补充债券自然成为许多保险公司首选的增资方式。据报道,中国保险机构早在2005年就开始在中国发行债券,经过2011年和2015年的两次上升和下降趋势,今年出现了第三轮发债高潮。债券发行高峰与监管变化引起的偿付能力补充需求密切相关。自2018年以来,行业新一轮改革转型不断推进,特别是2016年以来,个人保险公司在中短期业务限制的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偿付能力压力,保险公司发债高峰逐渐出现。

转型引发资金饥渴症 险企扩股发债寻生机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中国保险机构在华共发行债券118只,规模4328.68亿元;海外债券发行13次,共发行16只债券,总额89.05亿美元(约合611亿元人民币)。

从发行规模来看,上半年保险集团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人身保险公司发行规模大幅反弹,财产保险公司发行规模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7家保险公司获准发行不超过445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债券,同比增长11倍。发行量最大的是PICC集团(180亿元),其次是PICC人寿保险(120亿元)和中国再保险财产保险(40亿元)。

至于发行债券的利润,有专家分析发行补充资本债券的利率较低。资本补充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与次级债券相比,次级债券更加灵活,更容易被认购者接受。此外,与股权增资相比,债券增资具有不稀释股东利益和每股收益的优势。然而,债券型增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归还资本和利息。当公司发展形势不好时,利息支付压力很大。当保险公司的资本周转困难时,很容易陷入财务困境。

标题:转型引发资金饥渴症 险企扩股发债寻生机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xw/1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