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0字,读完约4分钟
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是青海湖附近一个不知名的藏族城镇。在过去的15年里,河北大学51名高年级毕业生来到这个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原教书,克服高原病、饮食、语言等困难。让希望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用青春浇灌高原格桑的花朵。
做一些你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让青春无悔
5月4日上午,河北大学研究生教育集团江西沟分校校长孟在江西沟中心小学开始忙碌起来。他计划彻底消毒教室、食堂、学生宿舍等。在这两天,以便为一个小假期后的开学做准备。
河北大学团委书记李伟森表示,自2005年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教育团项目在河北大学实施以来,全校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选拔有研究资格、有献身教育和扶贫能力的应届毕业生,开展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
“之前的教学进度比往年稍慢,现在已经正式开始,课程内容基本上可以在暑假前完成。”教育队成员赵鑫说,由于疫情,新学期开始时只有在线课程。有些孩子家里缺少智能终端设备,有些孩子家里网络信号差,有些孩子操作不规范。一方面,任务的成员协调村庄和城镇,以便孩子们可以在附近学习,另一方面,他们给学生额外的智能手机在他们的家里,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
3月25日,江西沟小学准备开学,但当时河北处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反应状态,许多地方的长途客运车辆没有放行。代表团成员宋亚南说,为了回到教学中心,她坐了近20个小时的火车,坐了4个小时的车,并根据规定被隔离。
"我在这里逐渐从‘小公主’变成‘女男人’。"支会成员高梦琳说,当她在2019年8月下旬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她非常难过,因为高原上的沸点很低,食物生疏,饮食不习惯,空气干燥。然而,这些并没有让她退缩。她仍然坚持做一些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让她的青春没有遗憾。现在她已经适应得很好,并且练习了几个地方特色菜。
教育组学生15年的接力赛代代相传
第五教育团成员知望表示,河北大学在每年9月前完成对教育团人员的选拔后,将对每个人进行培训,前一个教育团将分享自然环境、教学准备、注意事项等。,并使用案例教学来模拟可能的困难。此外,河北大学还与保定市两所小学合作建立了该团的教育实习基地。任务的所有成员在出发前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考察,包括讲课风格、批改作业、心理访谈等。
高孟林说,身体上的困难可以在教学中心克服,但是由于语言障碍,教学适应的过程相对较长。因此,根据各自的专业,代表团成员组织了一些兴趣小组,如足球,摄影,音乐和短片,使学生可以通过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我们打算总结这些案例,并与后来在这里教书的人分享."
河北大学第一分院的成员李雅琳说,该分院的案例已经写进了河北大学的思想政治课,近年来学生们踊跃报名。2005年,第一批教学小组只有两名成员,今年9月,成员人数增加到19人,教学点从江西沟小学的一所小学扩大到现在的三所小学。
让希望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
河北大学教育组第11名成员王怀义表示,2015年11月,他们通过多方协调启动了“孟桐同学会”活动,带领部分学生参观了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鸟巢、水立方等电视上才有的地方。每个人回去后都更加努力学习,不再认为未来的生活只是唱歌和养羊。
2014年9月,河北大学迎来了特别大一新生索南·向秀。河北大学第一和第二分校的成员帮助他做作业。索南·向秀说,分校的到来使他第一次见到了大学生。从那以后,他一直以老师为榜样,努力学习,成功进入大学。索南·向秀毕业后通过了共和县人民法院的审判,目前在家乡从事司法建设。
同样在2014年,江西沟小学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老师,河北大学第一分校的学生耿毅,他从中学毕业后回到江西沟小学工作,打算在这里度过余生。现在他已经成为一所附属于小学的幼儿园的园长。
越来越多的师范大学生来到江西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教育。共和县团委书记毛拉·杨铮说,每个人可能只需要一年时间,但连续15年的传递给当地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华社记者张涛,赵红宇)
标题:用青春浇灌高原上的格桑花——51名大学生在藏区接力教学15年的故事
地址:http://www.njflxhb.com.cn//nxjy/2340.html